印光大師文鈔保身節欲法語 淨空法師敬題.png

印光大師文鈔保身節欲法語

來源:

https://edu.hwadzan.com/fabodetail/531

下載:

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1RGsJU---DqMPARppWX7AZixIJt_EDvpj

 

印光大師推薦書單:

一、勸戒淫節欲:

1.壽康寶鑑

2.安士全書(其中第三卷「欲海回狂)

 

二、勸深信因果:

1.感應篇彙編

2.了凡四訓

3.歷史感應統紀

 

三、勸求生淨土:

1.淨土聖賢錄

2.飭終津梁

3.觀世音菩薩本迹感應頌

 

四、印光大師文鈔全集

https://fabo.hwadzan.com/fabo_detailed?type=002014&pid=HZ16-15

五、天下太平之根本

法寶禮請(點我)

 

印光大師-德相.jpg

 

一切佛經,及闡揚佛法諸書,無不令人趨吉避凶,改過遷善。明三世之因果,識本具之佛性。出生死之苦海,生極樂之蓮邦。讀者必須生感恩心,作難遭想。淨手潔案,主敬存誠。如面佛天,如臨師保。則無邊利益,自可親得。若肆無忌憚,任意褻瀆。及固執管見,妄生毀謗,則罪過彌天,苦報無盡。奉勸世人,當遠罪求益,離苦得樂也。

恭錄自《印光大師文鈔三編卷四 靈巖山寺念誦儀規題辭》

 

印光大師 德相.jpg

簡介


印光大師,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近代高僧。文采極佳、辭彙典雅。力倡「戒淫節欲」,普勸勤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阿彌陀佛聖號,改過遷善,消災免難。有志戒淫者,不得不讀印祖文鈔。本書彙整《印光大師文鈔》正編、續編、三編六十餘篇精選文集。詳述事理,至誠懇切。慈心勸善,普化眾生。祈願世人保身節慾,身心清寧。社會安定,天下太平。

阿彌陀佛.jpg

印光大師:念佛方能消宿業,竭誠自可轉凡心。.png

目錄


一、【正編

復高邵麟居士書一

復高邵麟居士書四

復永嘉某居士書五(節錄)

復袁福球居士書(節錄)

復甬江某居士書

與永嘉某居士書

不可錄重刻序

不可錄敦倫理序

欲海回狂普勸受持流通序

壽康寶鑑序

為在家弟子略說三皈五戒十善義(節錄)

示淨土法門及對治瞋恚等義(節錄)

 

二、【續編

誡吾鄉初發心學佛者書(節錄)

復甯德恆德復居士書(節錄)

致陳彥清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王慎齋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胡奉塵居士書(節錄)

復鮑衡士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徐書鏞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湯慧振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周伯遒居士書

復宗誠居士書民國二十二年

復湘陰黃頌平居士書

與胡作初居士書民國二十二年

與馬星樵醫士書

復念佛居士書(節錄)

與黃周福純女士書

與周福淵女士書

復周法利居士書三

復楊煒章居士書

重印達生福幼二編序民國十八年

禮念觀世音菩薩求子疏

 

 

三、三編

復蔡錫鼎居士書三

復孫藝民居士書

復徐志一居士書(節錄)

復周善昌居士書二

復陸培穀居士書

復呂智明居士書

復李慰農居士書七

復宗願居士書

復蔣德澤居士書

復常逢春居士書二(節錄)

復真淨居士書(節錄)

復楊真居士書

復陳士牧居士書六

復張德田居士書一

復張德田居士書二

復楊宗慎居士書(節錄)

復師康居士書

復葉沚芬居士書一

復葉沚芬居士書二

復陳蓮英女居士書

復蔡契誠居士書一

復唐陶鎔居士書

復永業居士書

復王悟塵居士書一

復駱季和居士書四

復馬宗道居士書三(節錄)

復溫光熹居士書六

復榮柏雲居士書

復福州佛學社書

復慧海居士書七

復淨善居士書三(節錄)

復淨善居士書四

壽康寶鑑題辭一

壽康寶鑑題辭二

復周群錚居士書(節錄)

復劉觀善居士書一

印光大師教人敦倫盡分 閑邪存誠 老實念佛 求生淨土 尤重因果教學 玉曆寶鈔對我教益良多 盡形壽受持 不敢違背.jpg

印光大師文鈔保身節欲法語


正編

復高邵麟居士書一

  謝恩光來山,持閣下書,展讀之下,見其慕道心切,而願力宏大,誓期深入,而不肯得少為足,欣慰無量。至於過讚不慧,令人慚愧無似耳。閣下欲了生死大事,況復年臨知命,來日無多。又無知識益友之可親近,而不專修淨業,一心念佛。而欲泛泛然研究諸經奧義典句,似未深知淨土法門之所以然者。宜往華嚴寺借閱淨土十要,及淨土聖賢錄,息心詳閱,自知所趣。一切眾生,皆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殺而食之,何能下咽。若知此義,即喪身失命,亦不能吃一切肉矣。然佛之教人,循循善誘,上根則令其全斷。中下則令其漸減,而遂至於全斷耳。發願文,文雖宏大。然須真實從心而發,方名為願。否則心口相違,何名為願。現世之願,雖亦無妨。欲生福慧子孫,須從大積陰德廣行方便中求。況閣下年當六八,續娶三妻,但止生女。即此可徵宿世現生,皆少栽培。

  今欲轉回天心,必須真實改過遷善。如明季袁了凡先生之篤實做去,斷未有不蒙感格而滿所願者。且勿謂吾家素寒,不能廣積陰德,大行方便。須知身口意三業皆惡,即莫大之惡。倘三業皆善,即莫大之善。至如愚人不信因果,不信罪福報應。侃侃鑿鑿,依安士全書等所說,為其演說。令其始則漸信因果,繼則深信佛法,終則往生西方,了生脫死。一人如是,功德尚無量無邊,何況多人。然須躬行無玷,方可感化同人。自己妻女,能信受奉行,別人自能相觀而善矣。豈在資財多乎哉。但求不飢不寒,何思財發巨萬。遺子黃金滿籯,不如教子一經。祖德若虧,便當愧死。祖業縱虧,有何所傷。而以來日無多之身,思欲頓復。徒生妄想,了無實益。且自隨緣度日,便為樂天知命矣。健壽處世,有順無逆,世人誰不願得。然而得者甚少,不得者甚多。以宿世現生,無大栽培,無因不能得果故也。今閣下欲生西方了生死。但當願高曾祖父母等神識,仗自己自行化他修持淨業之力,即蒙佛慈接引往生,則可謂大孝尊親。其不絕先祖祀,及復祖業等,皆世間凡情所共知見之淺近境界也。況求生西方者,不可怕死。若今日即死,今日即生西方。所謂朝聞道,夕死可矣。豈可今日要死,且不願死。既貪戀塵境,不能放下。便因貪成障,淨土之境不現,而隨業受生於善惡道中之境便現。境現,則隨業受生於善惡道中矣。往生西方,便成畫餅。故修西方人,今日死也好,再活一百二十歲死也好。一切任彼前業,不去妄生計較。倘信願真切,報終命盡,便即神超淨域,業謝塵勞。蓮開九品之花,佛授一生之記矣。又世人無子,每多廣置妾媵,不知培德節欲。如此乃是速死之法,非求子之道。此事上關風化,及與宗祀,人皆冒昧而為,其於人之大倫,不亦有愧於衷乎。不慧人微德薄,百無一能。寄食普陀,苟延殘喘,不敢為人作師。故謝恩光在先亦有此說,皆辭而不受。閣下皈依三寶,隨於本地擇其品行端方者,拜以為師,則已得為如來弟子矣。下次再有筆札,不得用皈依字樣。貴地既無明眼通人,光自愧道業未成,不敢作師,然復隨緣開示者。喻如無足之人,一步難移,安坐三叉路口。有欲直達家鄉,不知所趣者,指令得其正道,速達家鄉。而歸家之人,斷不以彼之不能行,並其言而廢之也。

 

復高邵麟居士書四

  接手書。知居士近來修持親切,自訟寡過,希聖希賢。非徒博一修行之虛名而已。欣喜無量。夫欲學佛祖了生死,須從慚愧懺悔、止惡修善而來。(慚愧懺悔、止惡修善,即自訟寡過,克己復禮。若能自訟,自然寡過,寡過即克己之實行。既能克己,自然復禮矣。)持齋警策,意甚真切。但須腳踏實地,盡力做去。否則便成妄語中妄語。知之匪艱,行之維難。世間多少聰明人,皆以唯說不行,了此一生。徒入寶山,空手而歸。可痛惜哉,可痛惜哉。若夫妄念滿腔,憧憧往來,朋從爾思。由未真提正念故也。倘正念真切,則朋從於專注一境之正念矣。所謂調御得法,即寇賊皆為赤子。調御失道,雖手足亦作怨家。在凡夫地,誰無煩惱。須於平時預先提防,自然遇境逢緣,不至卒發。縱發亦能頓起覺照,令其消滅。起煩惱境,不一而足。舉其甚者,唯財色與橫逆數端而已。若知無義之財,害甚毒蛇,則無臨財苟得之煩惱。與人方便,究竟總歸自己前程,則無窮急患難求救,由惜財而不肯之煩惱。色則縱對如花如玉之貌,常存若姊若妹之心。縱是娼妓,亦作是想,生憐憫心,生度脫心。則無見美色而動欲之煩惱。夫婦相敬如賓,視妻妾為相濟繼祖之恩人,不敢當作彼此行樂之欲具。則無徇欲滅身,及妻不能育,子不成立之煩惱。子女從小教訓,則無忤逆親心,敗壞門風之煩惱。至於橫逆一端,須生憐憫心。憫彼無知,不與計較。又作自己前生曾惱害過彼,今因此故,遂還一宿債,生歡喜心。則無橫逆報復之煩惱。然上來所說,乃俯順初機。若久修大士,能了我空。則無盡煩惱,悉化為大光明藏。譬如刀以磨利,金以煉純。蓮因淤泥滋培,方得清淨光潔。境無自性,損益在人。三業四儀,(四儀即行住坐臥)常持顏淵之四勿。五戒十善,必效曾氏之三省。暗室雖無人見,而天地鬼神咸知。念始萌乎隱微,罪福判若天淵。若能如是修省,將見舉動皆善,惡無從生矣。此實正心誠意之宏規,切勿謂釋氏瑣屑,不若儒者之簡捷也。若論念佛法門,唯以信願行三法為其宗要。三法具足,決定往生。若無真信切願,縱有真行,亦不能生。況悠悠泛泛者哉。蕅益所謂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乃三世不易之常談,三根普被之妙道也。宜通身靠倒,庶親證實益耳。信願行三,十要中皆悉詳示。而第一要,彌陀要解五重玄義中,第三明宗,發揮三法,最為精詳。其後節節段段,皆有指示,宜細參閱。此不備書。至於念佛,心難歸一。當攝心切念,自能歸一。攝心之法,莫先於至誠懇切。心不至誠,欲攝莫由。既至誠已,猶未純一,當攝耳諦聽。無論出聲默念,皆須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默念雖不動口,然意地之中,亦仍有口念之相。)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聽得清清楚楚,如是攝心,妄念自息矣。如或猶湧妄波,即用十念記數,則全心力量,施於一聲佛號,雖欲起妄,力不暇及。此攝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在昔宏淨土者,尚未談及。以人根尚利,不須如此,便能歸一故耳。印光以心難制伏,方識此法之妙。蓋屢試屢驗,非率爾臆說。願與天下後世鈍根者共之,令萬修萬人去耳。所謂十念記數者,當念佛時,從一句至十句,須念得分明,仍須記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須從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隨念隨記,不可掐珠,唯憑心記。若十句直記為難,或分為兩氣,則從一至五,從六至十。若又費力,當從一至三,從四至六,從七至十,作三氣念。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妄念無處著腳,一心不亂,久當自得耳。須知此之十念,與晨朝十念,攝妄則同,用功大異。晨朝十念,盡一口氣為一念。不論佛數多少。此以一句佛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則可,若二十三十,則傷氣成病。此則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從一至十,從一至十,縱日念數萬,皆如是記。不但去妄,最能養神。隨快隨慢,了無滯礙。從朝至暮,無不相宜。較彼掐珠記數者,利益天殊。彼則身勞而神動,此則身逸而心安。但做事時,或難記數,則懇切直念。做事既了,仍復攝心記數。則憧憧往來者,朋從於專注一境之佛號中矣。大勢至謂: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利根則不須論。若吾輩之鈍根,捨此十念記數之法,欲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大難大難。又須知此攝心念佛之法,乃即淺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議法。但當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見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茲中喪,不能究竟親獲實益,為可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時。若靜坐養神,由手動故,神不能安,久則受病。此十念記數,行住坐臥皆無不宜。臥時只宜默念,不可出聲。若出聲,一則不恭,二則傷氣。切記切記。居士以年將半百,身繫樊籠,素未參尋知識。倘欲即生了脫,但當專主淨土一門。金剛法華,且先置之度外。待淨土大通,一心已得後,再行研究不晚也。若此刻便即從事,恐智力不給,得彼失此。一法未精,二利咸失耳。揀魔辨異錄係禪宗。深通教理者尚不易知,況居士乎。凡禪宗典章,概勿研究。以禪宗意在言外,若按文解義,則錯會佛法,以善因而招惡果。釋氏稽古略,乃記事之書,而以禪宗為主。凡屬此種言句,皆當置之勿究可也。吾常謂欲得佛法實益,須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則滅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則滅十分罪業,增十分福慧。若全無恭敬,雖種遠因,其褻慢之罪,有不堪設想者。凡見一切信心人,皆須以此意告之。此係從初心至究竟之決定實義。若當作腐僧迂談,便為自暴自棄,豈特辜負印光,實為辜負自己也已。

 

復永嘉某居士書五(節錄)

  至於業障重,貪瞋盛,體弱心怯,但能一心念佛,久之自可諸疾咸癒。普門品謂:若有眾生,多於淫欲、瞋恚、愚痴,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之。念佛亦然。但當盡心竭力,無或疑貳,則無求不得。

 

復袁福球居士書(節錄)

  諸佛以八苦為師,成無上道,是苦為成佛之本。又佛令弟子最初即修不淨觀,觀之久久,即可斷惑證真,成阿羅漢,則不淨又為清淨之本。北俱盧洲之人,了無有苦,故不能入道。南閻浮提苦事甚多,故入佛道以了生死者,莫能窮數。使世間絕無生老病死,刀兵水火等苦,則人各醉生夢死於逸樂中,誰肯發出世心,以求了生死乎。

 

復甬江某居士書

  色欲一事,乃舉世人之通病。不特中下之人,被色所迷。即上根之人,若不戰兢自持,乾惕在念,則亦難免不被所迷。試觀古今來多少出格豪傑,固足為聖為賢。只由打不破此關,反為下愚不肖。兼復永墮惡道者,蓋難勝數。楞嚴經云: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學道之人,本為出離生死。苟不痛除此病,則生死斷難出離。即念佛法門,雖則帶業往生。然若淫習固結,則便與佛隔,難於感應道交矣。欲絕此禍,莫如見一切女人,皆作親想、怨想、不淨想。親想者,見老者作想,長者作想,少者作想,幼者作想。欲心縱盛,斷不敢於母姊妹女邊起不正念。視一切女人,總是吾之母姊妹女。則理制於欲,欲無由發矣。怨想者,凡見美女,便起愛心。由此愛心,便墮惡道。長劫受苦,不能出離。如是則所謂美麗嬌媚者,比劫賊虎狼,毒蛇惡蠍,砒霜鴆毒,烈百千倍。於此極大怨家,尚猶戀戀著念,豈非迷中倍人。不淨者,美貌動人,只外面一層薄皮耳。若揭去此皮,則不忍見矣。骨肉膿血,屎尿毛髮,淋漓狼藉。了無一物可令人愛。但以薄皮所蒙,則妄生愛戀,華瓶盛糞,人不把玩。今此美人之薄皮,不異華瓶。皮內所容,比糞更穢。何得愛其外皮,而忘其皮裡之種種穢物,漫起妄想乎哉。苟不戰兢乾惕,痛除此習。則唯見其姿質美麗,致愛箭入骨,不能自拔。平素如此,欲其沒後不入女腹,不可得也。入人女腹猶可。入畜女腹,則將奈何。試一思及,心神驚怖。然欲於見境不起染心,須於未見境時,常作上三種想,則見境自可不隨境轉。否則縱不見境,意地仍復纏綿,終被淫欲習氣所縛。固宜認真滌除惡業習氣,方可有自由分。每日除了己職分外,專心念佛名號。朝暮佛前,竭誠盡敬,懇到懺悔無始宿業,如是久之,當有不思議利益,得於不知不覺中。法華經云:若有眾生,多於淫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瞋恚、愚痴亦然。是知能至誠念彌陀、觀音聖號者,貪瞋痴三惑,自可消除也。又現今乃患難世道,須於念佛外,加念觀音聖號,冥冥中自有不可思議之轉迴。庶不至宿業現前,無法躲脫耳。更宜常閱戒淫因果報應之書,遠離狂蕩匪鄙之友,則內志正而外誘絕,淨業自可成就矣。勉之勉之。

 

與永嘉某居士書

  令友求子,擬捨百金。當令請百部感應篇彙編,以送通文理有信心之正人君子,實為不可思議功德,當獲感通。又須知求子,先須從培德節欲起。印施善書,乃培德之一端,非止乎此而已。培德,當常看感應篇,陰騭文。善則隨分隨力而行,惡則如怨如仇而去。袁了凡行功過格,乃認真體察,絲毫不容放過。故命本不壽而壽,無大功名而大功名,無子而有子。果能追彼芳躅,以期德日增而過日減。即不用功過格,凡了凡之所得者,令友亦當得之。況彼主持報館,握言論機關之權。凡傷風敗俗之無益文字,概勿登報。凡淑世善民之格言至論,日載幾則。漸摩漸染,令人日趨於善而不自知。此實大丈夫不據位而行救國救民善政之大權。具此因緣,不知如此而為。所謂雖登寶山,仍復空手而歸耳。惜哉。節欲一事,其理甚深,其關係甚大,其話甚不易說。夫天生男女,聖人法天立則,令男女居室,以為人倫之最大者。以上關風化,下承宗祧。豈為人日圖快樂,而常以欲事為事乎。貪欲之人,其精薄而無力,如秕種不能生芽,故難生。即生,多多皆未成人而夭。即幸而不夭,亦必單弱柔懦,無大樹立。若能保養精神,節欲半年,待其婦天癸發後,擇良宵吉期,相與一交,決定受孕。從此永斷欲事,則所生之子,不但性行貞良,欲念輕薄。而且體質龐厚,無諸胎毒痘疹疾病等患。天癸,即經水也。經水盡後方受孕,餘時多不受孕。經水未盡,斷不可交。交則婦即受病成帶,勿望受孕矣。人之大倫之事,豈可惡日惡時而行,故須擇良宵也。禮記月令篇,記聖王於仲春,先雷三日,奮木鐸以令兆民曰,雷將發聲,有不戒其容止者,生子不備,必有凶災。奮木鐸以令兆民者,令地方官聲鐸以告百姓也。容止,猶言動靜。不戒容止,謂行房事也。生子不備,即五官不全等。世每有生子,或異人類,或形體缺損,皆坐此故。必有凶災,言其父母,尚有凶禍災殃,如惡病,夭壽等,不止生子不備也。古聖王重民生,故特注意其事,奮木鐸以告之。不但震雷當忌,即大風大雨,惡星值日,及天時交節,佛聖誕期,皆所當忌。此實尊天敬聖,遵王制而敦人倫之大道。惜世人概不肯出諸口,俾其子子孫孫體質,一代劣於一代。或者少年早夭。或由欲事過度,雖不早夭,竟成衰殘,無大樹立。多半皆乃父乃母,不知人倫之道之所致也。乃父乃母之不知,由於乃祖乃妣之無教也。子女成人時,當以節欲保身等,委曲開導。父教女不便,母則無妨。能如此,方為真愛子女。而世之愛者,多皆任其縱欲,則其害更有甚於殺子女者,可不哀哉。聖人重胎教,於此致意,乃未胎而預教也。予濫廁僧倫,何得論夫婦房室之事。一以出家之前,曾閱過古人敦本至論,欲以饋知己而報護法之恩。一以佛為大醫王,無病不療,光為佛弟子,亦欲隨分隨力而行醫道。此病乃舉世間人之通病大病。若通病大病,任其發生滋長,而去詳治別病小病,豈非輕重倒置乎。鄧伯誠亦欲求子,光答書亦略述此意。及蔚如所印三信稿,及文鈔,皆刪去。意謂此事不合僧道,亦不合於佛法中說。其意固善。然人苦無子,敢以其事向佛求,向僧說。僧為說其所以然之善法,令彼子子孫孫,得大受用,又有何過。將謂僧教人節欲,便涉淫欲。則僧教人戒殺,便涉殺業乎。但此事不可為無知無識者告,恐彼不會其意,反作笑柄。若對明理君子說之,正是不據位而振木鐸以令兆民也。致治於未亂,保邦於未危,與此同一作略。謂之為過,則聖王聖賢佛菩薩,乃過之渠魁元首也。

 

  湖南一儒士姓劉忘其名,娶妻不與相親。妻謂曰,娶妻為生子,汝不相親,則宗支斷絕矣。遂親一次,即生子,因名傳支,即絕欲。妻又謂曰,一子獨立,孤無倚靠,曷若再生一子。又親一次,復生一子,名再支。二子皆入翰院。其人一生,止行兩次房事。而又詳述房事忌日,並清心寡欲,保元毓神之事,載於家乘,冀子孫世守焉。湖南友為予言之。欲求貴子,捨是而求,縱得之,亦屬僥倖。依是而求,求則得之矣。

 

  凡發科發甲,皆其祖父有大陰德。若無陰德,以人力而發,必有大禍在後,不如不發之為愈也。歷觀古今來大聖大賢之生,皆其祖父積德所致。大富大貴亦然。其子孫生於富貴,止知享福造業,忘其祖父一番栽培。從茲喪祖德以蕩祖業,任其貧賤。此舉世富貴人之通病。能世守先德,永久勿替者,唯蘇州范家,為古今第一。自宋文正公以來,直至清末,八百餘年,家風不墜,科甲相繼,可謂世德書香之家。而長洲彭家,自清初以來,科甲冠天下,其家狀元,有四五人,有同胞三鼎甲者。而世奉佛法,雖狀元宰相,猶日誦《感應篇》,《陰騭文,以為誠意正心,致君澤民之鑑。彼狂生謂此等書,乃老齋公老齋婆之所從事者。非但不知聖賢之所以為聖賢,並不知人之所以為人。生為行肉走尸,死與草木同腐。而且惡業難消,永沈惡道。彼囂囂然自命為博雅通人,致令後世並天地父母之名字亦不得聞者,何可勝數。

 

  欲子孫之不趨敗途,共入正道者,當以感應篇彙編陰騭文廣義,為定南針。則世俗習染之惡浪滔天,黑雲障日,亦不至不知所趨,而載胥及溺。否則縱令風平浪靜,天日昭彰,亦難保不入洄澓,而隨即沈溺矣。況絕無風平浪靜,天日昭彰之望之世道人心乎。須知陰德二字,所包者廣。成就他人子弟,令入聖賢之域,固屬陰德。成就自己子弟,令入聖賢之域,亦是陰德。反是,則誤人子弟固損德,誤己子女亦損德。力能兼及,何幸如之。否則且就家庭日用云為,以作為聖為賢之先容。正所謂即俗修真,現居士身而說法者。祈以此意,與令友,及一切知交,愷切言之。亦未始非己立立人,自利利他之一端也。

 

不可錄重刻序(詳見《壽康寶鑑》一書)

https://fabo.hwadzan.com/fabo_detailed?type=002014&pid=HZ43-07

  女色之禍,極其酷烈。自古至今,由茲亡國敗家,殞身絕嗣者,何可勝數。即未至此,其閒頹其剛健之軀,昏其清明之志。以頂天履地,希聖希賢之姿,致成碌碌庸人,無所樹立之輩者,又復何限。況乎逆天理,亂人倫,生為衣冠禽獸,死墮三途惡道者,又何能悉知之而悉見之耶。噫。女色之禍,一何酷烈至於此極也。由是諸聖諸賢,特垂悲愍。或告之以法言,或勸之以巽語。直欲福善禍淫之理,舉世咸知。而又徵諸事實,以為法戒。企知自愛者讀之,當必怵然驚,憬然悟,遏人欲於橫流,復天良於將滅。從茲一切同倫,悉享富壽康寧之福,永離貧病夭折之禍。此不可錄所由輯也。張瑞曾居士,欲重刻印施,命余作序,暢演窒欲要義。須知美色當前,欲心熾盛,法言巽語,因果報應,皆難斷其愛心。若能作不淨觀,則一腔欲火,當下冰消矣。吾秦長安子弟,多玩促織。有兄弟三人,年皆成童,於月夜捉促織於墳墓間。忽見一少婦,姿色絕倫,遂同往捉之。其婦變臉,七竅流血,舌拖尺餘,三人同時嚇死。次日其家尋得,救活者一,方知其事。活者大病數月方癒。其家子孫,不許夜捉促織。夫此少婦,未變臉時,則愛入骨髓,非遂所欲則不可。及既變臉,則一嚇至死,愛心便成烏有。然當其群相追逐時,固未始無血與舌也。何含而藏之,則生愛心。流而拖之,則生畏心。了此,則凡見一切天姿國色,皆當作七竅流血,舌拖尺餘之釣頸鬼想矣。又何至被色所迷,生不能盡其天年,死必至永墮惡道耶。以故如來令貪欲重者,作不淨觀。觀之久久,則尚能斷惑證真,超凡入聖。豈止不犯邪淫,窒欲衛生而已。其女貌嬌美,令人生愛心而行欲事者,不過外面一張薄皮,光華豔麗,為其所惑耳。若揭去此之薄皮,則不但皮裡之物,不堪愛戀。即此薄皮,亦絕無可愛戀矣。再進而剖其身軀,則唯見膿血淋漓,骨肉縱橫,臟腑屎尿,狼藉滿地。臭穢腥臊,不忍見聞。較前少婦所變之相,其可畏懼厭惡,過百千倍。縱傾城傾國之絕世佳人,薄皮裡面之物,有一不如是乎。人何唯觀其外相,而不察其內容,愛其少分之美,遂不計其多分之惡乎。余願世人,遺外相而察內容,厭多惡以棄少美。則同出欲海,共登覺岸矣。又當淫欲熾盛,情不能制之時。但將女陰作毒蛇口,如以陽納蛇口中。則心神驚悸,毛骨悚然。無邊熱惱,當下清涼矣。此又窒欲之最簡便法也。

 

不可錄敦倫理序

  天為大父,地為大母。一切男女,皆天地之子女,皆吾之同胞。既是同胞,當盡友愛,保護扶持,以期各得其所。如是,則為天地之肖子,無忝所生矣。既能保護扶持天地之子女,則天地必常保護扶持於其人,令其福深壽永,諸凡如意也。倘或肆意橫行,欺陵天地之子女,則其折福減壽,滅門絕嗣。一氣不來,永墮惡道,經百千劫,莫復人身者。乃自取其禍,非天地之不慈也。餘且勿論。即如妻女姊妹,人各共有。人若熟視己之妻女姊妹,己則憤心怒氣,即欲毆擊。何見人之妻女姊妹,稍有姿色,心即妄起淫念,意欲污辱乎哉。夫同為天地之子女,是吾同胞。若於同胞起不正念,則是污辱天地之子女,欺侮同胞。其人尚得自立於天地之間,而猶謂之為人乎。況夫婦之道,與乎三綱五常。男女居室,人之大倫。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以其有人倫也。人若行蔑理亂倫之事,則是以人身行禽獸事。身雖為人,實則禽獸不如也。何也,以禽獸不知倫理,人知倫理。知倫理而復蔑倫理,斯居禽獸之下矣。

 

  然一切眾生,由淫欲生,故其習偏濃。須深提防,作親,作怨,作不淨想。庶可息滅邪念,而淳全正念矣。怨與不淨,前序已明。茲特約親而為發揮,冀諸閱者,同敦天倫,毋懷惡念。四十二章經,示人見諸女云,想其老者如母,長者如姊,少者如妹,幼者如女。生度脫心,息滅惡念。梵網經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當生孝順心,慈悲心。如是則尚保護扶持之不暇,何可以起惡劣心,而欲污辱乎。明有一生患淫,不能自制,問於王龍溪。龍溪曰,譬如有人謂汝曰,此中有名妓,汝可搴幃就之。汝從其言,則汝母女姊妹也。汝此時一片淫心,還息否。曰息矣。龍溪曰,然則淫本是空,汝自認作真耳。人果肯將一切女人,作母女姊妹視之,則不但淫欲惡念無由而生,而生死輪迴,亦當由茲頓出矣。不可錄一書。法語巽言之訓,福善禍淫之案,與夫戒忌之日期處所,一一畢示。其覺世醒迷之心,可謂誠且摯矣。維揚張瑞曾居士,利人心切,即為刻行。命光發揮窒欲之要,因以怨,以不淨。而敘其大旨。繼因其堂兄正勛逝世,擬以此功德薦其靈識。俾罪障消滅,福智崇朗。出五濁之欲界,生九品之蓮邦。因居士孝友之情,故復撰敦倫之序。祈見聞者,各詳察焉,則幸甚幸甚。

 

欲海回狂普勸受持流通序(詳參閱《安士全書》)

https://edu.hwadzan.com/fabodetail/508

  天下有極慘極烈,至大至深之禍,動輒喪身殞命,而人多樂於從事,以身殉之,雖死不悔者,其唯女色乎。彼狂徒縱情欲事,探花折柳,竊玉偷香,滅理亂倫,敗家辱祖,惡名播於鄉里,毒氣遺於子孫,生不盡其天年,死永墮於惡道者,姑置勿論。即夫婦之倫,倘一沈湎,由茲而死者,何可勝數。本圖快樂,卒致死亡,鰥寡苦況,實多自取,豈全屬命應爾哉。彼昵情床笫者,已屬自取其殃,亦有素不狎昵,但以不知忌諱,冒昧從事,致遭死亡者,亦復甚多。故禮記月令,有振鐸布告,令戒容止之政,(容止,即動靜,謂房事也。)古聖王愛民之忱,可謂無微不至矣。(忌諱,壽康寶鑑詳言之,俱宜購閱。)

 

  吾常謂世間人民,十分之中,由色欲直接而死者,有其四分。間接而死者,亦有四分,以由色欲虧損,受別種感觸而死。此諸死者,無不推之於命,豈知貪色者之死,皆非其命。本乎命者,乃居心清貞,不貪欲事之人,彼貪色者,皆自戕其生,何可謂之為命乎。至若依命而生,命盡而死者,不過一二分耳。由是知天下多半皆枉死之人,此禍之烈,世無有二,可不哀哉,可不畏哉。亦有不費一錢,不勞微力,而能成至高之德行,享至大之安樂,遺子孫以無窮之福蔭,俾來生得貞良之眷屬者,其唯戒淫乎。

 

  夫婦正淫,前已略說利害,今且不論。至於邪淫之事,無廉無恥,極穢極惡,乃以人身,行畜生事。是以豔女來奔,妖姬獻媚,君子視為莫大之禍殃而拒之,必致福曜照臨,皇天眷佑,小人視為莫大之幸福而納之,必致災星蒞止,鬼神誅戮。君子則因禍而得福,小人則因禍而加禍,故曰: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世人苟於女色關頭,不能徹底看破,則是以至高之德行,至大之安樂,以及子孫無窮之福蔭,來生貞良之眷屬,斷送於俄頃之歡娛也,哀哉。安士先生海回狂一書,分門別類,縷析條陳,以雅俗同觀之筆,述勸誡俱摯之文。於古今不淫獲福,犯淫致禍之事,原原委委,詳悉備書,大聲疾呼,不遺餘力,暮鼓晨鐘,發人深省,直欲使舉世同倫,咸享福樂,各盡天年而後已。須知其書,雖為戒淫而設,其義與道,則舉凡經國治世,修身齊家,窮理盡性,了生脫死之法,悉皆圓具。若善為領會,神而明之,則左右逢源,觸目是道。其憂世救民之心,可謂至深切矣。是以印光於民國七年,特刊《安士全書》板於揚州藏經院,八年又刻欲海回狂,萬善先資,二種單行本。十年又募印縮小本安士全書,擬印數十萬,遍布全國,但以人微德薄,無由感通,只得四萬而已。而中華書局私印出售者,亦近二萬。杭州漢口,俱皆仿排,所印之數,當亦不少。茲有江蘇太倉吳紫翔居士,念世禍之日亟,彼新學派,提倡廢倫廢節,專主自由愛戀,如決江堤,任其橫流,俾一班青年男女,同陷於無底欲海漩澓之中。遂發心廣印《欲海回狂》,施送各社會以期挽回狂瀾。

 

  然眾志成城,眾擎易舉,懇祈海內仁人君子,大發救世之心,量力印送,並勸有緣,普遍流通。又祈父誨其子,兄勉其弟,師誡其徒,友告其侶,俾得人人知其禍害,立志如山,守身如玉,不但不犯邪淫,即夫婦正淫,亦知撙節。將見鰥寡孤獨,從茲日少,富壽康寧,人各悉得,身家由茲清吉,國界於以安寧,穢德轉為懿德,災殃變作禎祥。畢竟不費一錢,不勞微力,而得此美滿之效果,仁人君子,諒皆當仁不讓而樂為之也。爰述大義,以貢同仁。

 

壽康寶鑑

https://fabo.hwadzan.com/fabo_detailed?type=002014&pid=HZ43-07

  人未有不欲長壽康寧,子孫蕃衍,功業卓著,吉曜照臨者。亦未有欲短折疾病,後嗣滅絕,家道傾頹,凶神蒞止者。此舉世人之常情,雖三尺孺子,莫不皆然。縱至愚之人,斷無幸災樂禍,厭福惡吉者。而好色貪淫之人,心之所期,與身之所行,適得其反,卒至所不欲者悉得,而所欲者悉莫由而得,可不哀哉。彼縱情花柳,唯此是圖者,姑勿論。即夫婦之倫,若一貪湎,必致喪身殞命。亦有並不過貪,但由不知忌諱,(忌諱種種,詳示書後,此不備書。)冒昧從事,以致死亡者,殊堪憐愍。以故前賢輯不可錄,備明色欲之害,其戒淫窒欲之格言,福善禍淫之證案,持戒之方法日期,忌諱之時處人事,不憚繁瑣,縷析條陳,俾閱者知所警戒,其覺世救民之心,可謂懇切周摯矣。而印光復為增訂,以名壽康寶鑑,復為募印廣布者,蓋以有痛於心而不容已也。

 

一弟子羅濟同,四川人,年四十六歲,業船商於上海。其性情頗忠厚,深信佛法,與關絅之等合辦淨業社。民國十二三年,常欲來山皈依,以事羈未果。十四年病膨脹數月,勢極危險,中西醫均無效。至八月十四,清理藥帳,為數甚鉅,遂生氣曰,我從此縱死,亦不再吃藥矣。其妾乃於佛前懇禱,願終身吃素念佛,以祈夫癒。即日下午病轉機,大瀉淤水,不藥而癒。光於八月底來申,寓太平寺,九月初二,往淨業社會關絅之,濟同在焉,雖身體尚未大健,而氣色淳淨光華,無與等者。見光喜曰,師父來矣,當在申皈依,不須上山也。擇於初八,與其妾至太平寺,同受三皈五戒。又請程雪樓,關絅之,丁桂樵,歐陽石芝,余峙蓮,任心白等諸居士,陪光吃飯。初十又請光至其家吃飯,且曰,師父即弟子等之父母,弟子等即師父之兒女也。光曰,父母唯其疾之憂,汝病雖好,尚未復原,當慎重,惜未明言所慎重者,謂房事也。至月盡日,於功德林開監獄感化會。彼亦在會,眾已散,有十餘人留以吃飯,彼始來,與司帳者交代數語而去,其面貌直同死人,光知其犯房事所致,切悔當時只說父母唯其疾之憂,未曾說其所以然,以致復濱於危也。欲修書切戒,以冗繁未果。九月初六至山,即寄一信,極陳利害,然已無可救藥,不數日即死。死時關絅之邀諸居士皆來念佛,其得往生西方與否,未可知,當不至墮落耳。

 

夫以數月大病,由三寶加被不藥而癒,十餘日間,氣色光華,遠勝常人,由不知慎重,誤犯房事而死,不但自戕其生,其辜負三寶之慈恩也甚矣。光聞訃,心為之痛,念世之不知忌諱冒昧從事,以致殞命者,其多無數。若不設法預為防護,殊失如來慈悲救苦之道。擬取不可錄而增訂之,排印廣布,以期舉世咸知忌諱,不致誤送性命。一居士以母氏遺資千六百元,擬印善書施送,光令盡數印壽康寶鑑,以拯青年男女於未危,則以羅濟同一人之死,令現在未來一切閱此書者,知所戒慎,並由輾轉流通,輾轉勸誡,庶可舉世同享長壽康寧,而鰥寡孤獨之苦況,日見其少。如是則由濟同一人之死,令一切人各得壽康,濟同之死,為有功德,仗此功德,迴向往生,當必俯謝娑婆,高登極樂,為彌陀之弟子,作海眾之良朋矣。

 

孟子曰,養心者莫善於寡欲,其為人也寡欲,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康健時尚宜節欲,況大病始癒乎。十年前一鉅商之子,學西醫於東洋,考第一,以坐電車,未駐而跳,跌斷一臂,彼係此種醫生,隨即治好。凡傷骨者,必須百數十日不近女色,彼臂好未久,以母壽回國,夜與婦宿,次日即死。此子頗聰明,尚將醫人,何至此種忌諱,懵然不知,以俄頃之歡樂,殞至重之性命,可哀孰甚。前年一商人,正走好運,先日生意,獲六七百元,頗得意。次日由其妾處,往其妻處,其妻喜極。時值五月,天甚熱,開電扇,備盆澡,取冰水加蜜令飲,唯知解熱得涼,不知彼行房事,不可受涼,未三句鐘,腹痛而死。是知世之由不知忌諱,冒昧從事,以至死亡者,初不知其有幾千萬億也。

 

而古今來福最大者,莫過皇帝,福大壽亦當大,試詳考之,十有八九皆不壽,豈非以欲事多,兼以不知忌諱,以自促其壽乎。而世之大聰明人,每多不壽,其殆懵懂於此而致然乎。光常謂世人十分之中,四分由色欲而死,四分雖不由色欲直接而死,因貪色欲虧損,受別種感觸間接而死,其本乎命而死者,不過十分之一二而已。茫茫世界,芸芸人民,十有八九,由色欲死,可不哀哉,此光流通壽康寶鑑之所以也。願世之愛兒女者,以及為同胞作幸福防禍患者,悉各發心印送,輾轉流傳,俾人各悉知忌諱,庶不至誤送性命,及致得廢疾而無所成就也。

 

彼縱情花柳者,多由自無正見,被燕朋淫書所誤,以致陷身於欲海之中,莫之能出。若肯詳閱,則深知利害,其所關於祖宗父母之榮寵羞辱,與自己身家之死生成敗,並及子孫之賢否滅昌,明若觀火,倘天良尚未全昧,能不觸目驚心,努力痛戒乎。將見從茲以後,各樂夫婦之天倫,不致貪欲損身,則齊眉偕老,既壽且康。而寡欲之人恆多子,而且其子必定體質強健,心志貞良,不但無自戕之過失,決可成榮親之令器,此光之長時馨香以禱祝者。願閱者共表同心,隨緣流布,則人民幸甚,國家幸甚。

 

為在家弟子略說三皈五戒十善義(節錄)

  不邪淫者,俗人男女居室,生男育女,上關風化,下關祭祀,夫婦行淫,非其所禁。但當相敬如賓,為承宗祀。不可以為快樂,徇欲忘身。雖是己妻,貪樂亦犯,但其罪輕微。若非己妻,苟合交通,即名邪淫,其罪極重。行邪淫者,是以人身行畜生事。報終命盡,先墮地獄餓鬼,後生畜生道中。千萬億劫,不能出離。一切眾生,從淫欲生。所以此戒難持易犯。縱是賢達,或時失足,何況愚人。若立志修持,須先明利害,及對治方法。則如見毒蛇,如遇怨賊。恐畏怖懼,欲心自息矣。對治方法,廣載佛經,俗人無緣觀覽。當看安士先生欲海回狂,可以知其梗概矣。(利,謂不犯之利。害,謂犯之禍害。)

 

示淨土法門及對治瞋恚等義(節錄)

  欲界眾生,皆由淫欲而生,淫欲由愛而生。若能將自身他身,從外至內,一一諦觀。則但見垢汗涕唾,髮毛爪齒,骨肉膿血,大小便利。臭同死屍,污如圊(ㄑㄧㄥ)廁。誰於此物,而生貪愛。貪愛既息,則心地清淨。

 

印光大師:敦倫盡分 閑邪存誠 信願念佛 求生淨土.jpg

 

續編

誡吾鄉初發心學佛者書(節錄)

  人之修福造業,總不出六根、三業。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前五根屬身業,後意根屬心,即意業。

  三業者,一身業,有三,即殺生、偷盜、邪淫。此三種事,罪業極重。學佛之人,當吃素,愛惜生命。凡是動物,皆知疼痛,皆貪生怕死,不可殺害。若殺而食之,則結一殺業,來生後世,必受彼殺。

  二偷盜,凡他人之物,不可不與而取。偷輕物,則喪己人格。偷重物,則害人身命。偷盜人物,似得便宜,折己福壽,失己命中所應得者,比所偷多許多倍。若用計取,若以勢脅取,若為人管理作弊取,皆名偷盜。偷盜之人,必生浪蕩之子;廉潔之士,必生賢善之子,此天理一定之因果也。

  三邪淫,凡非自己妻妾,無論良賤,均不可與彼行淫。行邪淫者,是壞亂人倫,即是以人身行畜生事。現生已成畜生,來生便做畜生了。世人以女子偷人為恥,不知男子邪淫,也與女子一樣。

  邪淫之人,必生不貞潔之兒女。誰願自己兒女不貞潔。自己既以此事行之於前,兒女稟自己之氣分,決難正而不邪。不但外色不可淫,即夫妻正淫,亦當有限制。否則,不是夭折,就是殘廢。貪房事者,兒女反不易生。即生,亦難成人。即成人,亦孱弱無所成就。世人以行淫為樂,不知樂只在一刻,苦直到終身,與子女及孫輩也。此三不行,則為身業善。行,則為身業惡。

  二口業,有四,妄言、綺語、惡口、兩舌。妄言者,說話不真實。話既不真實,心亦不真實,其失人格也,大矣。綺語者,說風流邪僻之話,令人心念淫蕩。無知少年聽久,必至邪淫以喪人格,或手淫以戕身命。此人縱不邪淫,亦當墮大地獄。從地獄出,或作母豬母狗。若生人中,當作娼妓。初則貌美年青,尚無大苦,久則梅毒一發,則苦不堪言。幸有此口,何苦為自他招禍殃,不為自他作幸福耶。惡口者,說話凶暴,如刀如劍,令人難受。兩舌者,兩頭挑唆是非,小則誤人,大則誤國。此四不行,則為口業善。行,則為口業惡。

  三意業,有三,即貪欲、瞋恚、愚痴。貪欲者,於錢財田地什物,總想通通歸我,愈多愈嫌少。瞋恚者,不論自己是非,若人不順己意,便發盛怒,且不受人以理諭。愚痴者,不是絕無所知。即讀盡世間書,過目成誦,開口成章,不信三世因果,六道輪迴,謂人死神滅,無有後世等,皆名愚痴。此種知見,誤國害民,甚於洪水猛獸。此三不行,則為意業善。行,則為意業惡。身、口、意三業通善之人,誦經念佛,比三業惡之人,功德大百千倍。

 

復甯德恆德復居士書(節錄)

  人之少年,最難制者為「情欲」。今之世道,專以導欲誨淫為目的。汝等雖有祖上陰德,不至大有逾越,然須戰兢自守,庶可無愧先人。倘不著力立品,受淫欲之戕賊,後來決定無所成就,或致短命而死。今為汝寄歷史統紀二部,此二十四史中,因果報應顯著之事跡也。《嘉言錄》二本,此學佛之要道,修身之常規,宜詳閱之。所言念 南無阿彌陀佛,乃消除業障,轉凡成聖之妙法。果能常念,則心地自然開通,知見自歸正理,而讀書做事,均有巨益。況今乃患難世道,念之則便可逢凶化吉,遇難成祥,利益不能盡說,汝且依嘉言錄而行。

  壽康寶鑑,青年保身等,看之,則不至隨情欲而冶遊,或手淫也。今之少年,多半犯手淫病,此真殺身之一大利刃也,宜痛戒之。汝兄德晉,冀汝等由佛法而敦儒行,早已祈光致書,勉勖汝等。光以汝等或染時派,則與佛相反,徒費我心,與汝無益,故不即與書。今汝既知汝兄之厚意,來書求誨,故只好在要緊處說之。其餘自己肯力行,久則不難漸知耳。

  須知人與天、地,並稱三才。天地之高厚,誰可得知。人以六尺之軀,何可與此高厚莫測之天、地並稱乎哉。良以人,可以繼往聖,開來學,參天地之化育故也。人而不能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已失人之名義。況專以機械變詐,弱肉強食為心乎哉。是殆豺、狼、虎、豹、毒蛇、惡蠍之所不如者,尚可謂之為人乎。常念我語勿忘,自可漸入聖賢之域,以享仁壽之福矣。正信錄一書,專為拘儒所設,今亦寄來,祈詳閱之。肯深信力行,則便可無愧於天地鬼神,而為世間之完人。功名富貴,固不在意。然天相吉人,亦決不至坎坷困難也。汝善思之,則不虛此生此遇矣。

 

致陳彥清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近來身體想已大好矣。汝年已衰老,兒孫甚多,當以家事號事,交與兒輩經理。自己做一個一事不理之閒人,日夕於清淨心中,念南無阿彌陀佛,及南無觀世音菩薩,必定可以現得身心安樂,臨終往生西方。女色一事,青年尚有所礙,何況衰老之年。汝已皈依佛法,欲超凡入聖,了生脫死,當斷愛欲。無論老妻少妾,通皆作道友,絕不作夫妻想。令彼日陪汝念佛,則汝便是他們的導師,他們便是汝的益友,彼此相助,其益甚大。將來同生西方,同親阿彌陀佛,及觀音勢至,清淨大海眾菩薩。又復同證真如妙性,同度普世界諸眾生,則何幸如之。又若氣力衰,宜令汝之夫人,如夫人,及兒媳孫,得暇分班陪汝念。一人念一點鐘,也不辛苦。汝能念,則隨之念。否則,聽彼念佛之聲,其利益不但於汝有益,於彼等通通可以消除災障,增長福壽。

 

  而況現在是一個患難世道,倘用此法,令彼等各各以行孝而種大善根,方為真實愛兒孫眷屬之道理。則汝之身病,實為闔家無病安樂之引導也。此語乃至理至情,如不見信,請認真試之,自可知其為真語實語也。

 

復王慎齋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趙冷姑之夫,棄妻戀妓,於世情論,為冷姑之命薄不幸,依佛法論之,實為大幸。若夫不見棄,則夫妻情愛,兒女糾纏,終日勞碌,便難念佛求生西方矣。今因夫棄,而得以專心念佛,將使臨命終時,蒙佛接引,即便了生脫死,超凡入聖矣。其得益全在夫棄上,切誡勿生怨恨,當生感激。又當以己念佛功德,為其夫迴向,令其速出迷途,早尋覺路。有此心腸,則愛憎二心,均不得而生,更能得念佛之大效矣。今為彼取法名為慧冰,謂其居心,當如冰清潔,了無塵累也。宜將前煉丹運氣之法,完全丟卻,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則可不虛此生此遇矣。其念佛之法則,能看書,則令彼看《嘉言錄》,及淺近等書。否則,為彼說其大略。現在國運危岌,天災人禍,相繼而作,宜令一切人同念佛號,及觀世音號,以為預防之計。

 

復胡奉塵居士書(節錄)民國二十年 又名師遠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此對不盡人事者而言也。若已娶而不生,則固非不盡人事也。吾鄉一居士無子,多方祈禱均不應,遂娶一妾。而妻妾不和,頗生閒氣,又不生。一友為計畫,擬於遠鄉娶一妾,不來家中,每年其友來往一二次,以期生子。有以此事告光者,光聞之,不勝慨嘆。近來人心壞極,男女自由戀愛,幾成公開。以一少年女子,獨居於數百里外,此女不生外事,即是大賢,恐百千人中,也難有幾個。況此一女,乃自成一家,尚須用人,其費用頗可觀。幸而生子,好譏議者,必有暗昧之污衊。不幸而又不生,則此女一生孤寂,其夫一生供給,真成自投牢獄,為女作奴,可不哀哉。此種計畫,總因為名而起,以為無子乃係無德,有子則人便不以為無德也。

 

  名之累人,一至於此。我但盡我之分,一切不計,方為樂天知命。命本無子,積德以求,求而不得,有何所憾。今之打倒父子夫婦之倫,以自由戀愛,男女裸而抱之跳舞者,非其父母所生之兒女乎。此種兒女,還是無有為好。光兄弟三人,光最小,二兄皆無子,其門遂絕。光聞之,不勝欣慰,以其以後不會有造惡業辱祖先之子孫故也。

 

  此種事,豈但吾鄉有之,或有與吾鄉抱同情之感者,亦可以稍解其憂悶也。而況修行之人,不願血脈相續。龐居士,男不婚,女不嫁。彭二林,一生弘法修淨業,其妻生二女,無子,亦不娶妾,亦不令姪子過繼。以彼志在往生西方,不願續由淫欲而生之子孫也。吾人縱不敢高攀於龐,彭二林之芳規,可以自守。又何必設此種極危險之計畫,而必欲得之也。或曰,汝如此說,過於不近人情,忍令祖先墳墓,無人拜掃奉祀耶。則曰,與其娶妾,而被人譏以暗昧,則何如到育嬰堂,抱一個龐厚福態的為子,為兩全其美。彼無人養,我養之為子,即救彼之命。亦可代我奉事先人,亦令彼之先人,不至痛其子孫之填溝壑也。此義舉也,人以為螟蛉,螟蛉有何愧哉。

螟蛉:ㄇㄧㄥˊ,ㄌㄧㄥˊ。一種動物名。蜾蠃捕捉螟蛉飼養古人以為蜾蠃螟蛉養子螟蛉」。

 

復鮑衡士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重重災病,總由宿業深,而現行不謹所致。人生欲得無病健康,必須極力節欲欲事一多,則種種毛病悉皆發生。世人以行欲為樂,不知樂只一彈指頃,苦便一生常膺也。汝宜息心念佛,並念觀音,將己妻妾,作道友想,相敬如賓,不使起一欲念。如是久久,則諸病悉可痊癒矣。

 

  若病已痊癒,猶不可即行房事。須大強健後,為繼嗣故,偶一行之,則必能生育,而且龐厚聰明,無諸疾病,此係先天之培植也。若不知此義,則自己妻妾,並所生兒女,均無強健無病之幸福矣。此語亦宜與妻妾說之,此求諸己者。至於念佛,乃求諸佛者。己不節欲,佛也不易保佑。己肯節欲,再加至誠念佛,定規會諸病不生。

 

  所言吃素,原為憫彼痛苦,養我仁慈,油與肉,有何分別。肉湯亦當不食。然眾生根性不一,能常素,則令其常素。否則,令持十齋、六齋、食肉邊菜耳。此乃為不能吃常素之方便法,非實義也。汝既以病苦之故,愍念眾生之苦,當吃淨素,勿以口腹為心性累。

 

  凡屬有知覺者,皆不宜食。雖無知覺,然有生機,如各種蛋,亦不宜食。牛奶食之無礙,然亦係取彼脂膏,補我身體,亦宜勿食。黃豆、豆油,補料最多,宜常服之。早間粥中,宜下磨破之黃豆。平常食油,專用豆油,較比豬油,補力更大。何苦用錢買禍,(以食肉欠殺債,故云買禍。)而求補益耶。吃葷之人,若肯吃素,定規會少病強健。以肉食有礙衛生,素食有益衛生故也。

 

  蝦醬最毒,萬不可吃。以做時,係於海邊掘一大坑,於五六月間,撈諸蝦子,及諸小魚,倒於坑中。烈日曬之,全坑發滾,臭聞數里。凡蠅、蟻、蛇等,好是味者,皆自投入悉死之。待其發透,用磨磨過,裝簍發賣。吃葷之人,當作寶貨,可憐可憐。此係一僧,見其做法,為光說之。汝既吃素,縱不能令全家吃素,當令少吃。不可買活物到家中殺,家中日日殺生,便成殺場,大不吉祥。

 

復徐書鏞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接汝書,知道心未退,志向尚高,不勝欣慰。須知學聖學佛,均以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為本。又須卑以自牧,韜光潛耀,上效古人,躬行實踐。能如是,則其學其品,便可高出流輩。每每聰明人,均屬矜誇、暴露、尖酸、刻薄,其心絕無涵蓄。其人非坎坷終身,必少年夭折。汝宿生多幸,培此善根,當極力培植,庶可有成。

 

  聰明人,最易犯者唯「色欲」,當常懷敬畏,切勿稍有邪妄之萌。若或偶起此念,即想吾人一舉一動,天、地、鬼、神、諸佛、菩薩,無不悉知悉見。人前尚不敢為非,況於佛天森嚴處,敢存邪鄙之念,與行邪鄙之事乎。

 

  孟子謂「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若不守身,縱能事親,亦只是皮毛儀式而已,實則即是賤視親之遺體,其不孝也,大矣。故曾子臨終,方說放心無慮之話云,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未到此時,尚存戰兢。曾子且然,況吾輩凡庸乎。

 

  今為汝寄歷史統紀一部,《壽康寶鑑二本,《嘉言錄》三本。統紀,自存,以作知治亂、知因果之龜鑑。壽康寶鑑,常看,則不至犯邪淫與手淫等,自戕其生,自折其福壽,而即取殘廢與死亡也。此當與李鴻業一本。嘉言錄,汝與古、李各一本。依此修持,世出世法,均得其要領矣。

 

  古衛生、李鴻業,既欲皈依。今為衛生取法名為慧生,謂以智慧求生西方,永證不生不滅之道,以自衛衛人,同得不死也。為鴻業取法名為慧業,謂以智慧,斷除世間惡業,修持往生西方之淨業,此之事業,方為鴻業。世間修身立業,以至為聖為賢,若比往生西方,了生脫死之業,則小乎小矣。祈將此一段,抄與二人看,或將全書,抄與彼看。即彼年至花甲,亦可受益,況甫冠以後之後生乎。

 

復湯慧振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人於少年,若未遇良師善友,日與燕朋邪友相往還,則危險萬狀。重則不久即死,輕亦或成孱弱,或成殘廢。究其原由,皆由認彼尋花問柳為樂,而不知其慘酷,或同殺人,或同殺其世世子孫也。好嫖之人,每每染梅毒,所生兒女,小時尚不現,一到十二三歲,精血已行之期,便發現矣。子又傳子,孫又傳孫,可不哀哉,可不痛哉。

 

  汝親朱子權,半身不遂,恐亦是「貪色」所致。邪色不可貪,即夫婦同居,亦不可貪,貪則一樣送命、致病。彼既發心欲皈依,當至誠念南無阿彌陀佛,及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心中一切雜念,概不令起。改過遷善,並戒殺吃素。必須永斷房事,非病體復原年餘,萬萬不可與女人相親。否則,萬難好矣。又當令彼女人,及其兒女,亦當為彼念佛,及念觀音。果真「至誠」,當可速癒。

 

  今為彼取法名為慧脫,謂以智慧,脫除從前種種惡習,更以念佛求生西方,永脫生死輪迴之苦,常享真常無漏之樂。則是因此惡疾,得大利益,並及其妻,與其兒女,同皆由此脫苦得樂,則為大幸。彼既不能動,則終日以志誠心念佛,或大聲,或小聲,或心中默念,皆可。出聲念,則可念六字,心中默念,字多難念,宜念四字。無論大聲小聲,均須心裡念得清清楚楚,口裡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聽得清清楚楚。雖不能禮拜,然心中常須存恭敬心,如對佛前,如墮水火,以求救援,絕不敢起一念不正當之心。

 

  從日至夜,睡著則任他去,醒來即接著念。以念佛為自己本命元辰,便可消除惡業,增長善根,可望病癒身安。病癒之後,仍不可放捨,庶可超凡入聖,了生脫死,往生西方矣。現今是一患難世道,若肯志誠念佛,便可逢凶化吉。女人家,若常念佛,決定無有難產之禍。即平常不念佛人,到臨產時,產不下來,肯志誠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定規即刻安然而生。切不可謂裸露不淨,念之獲罪。當知平常必須恭敬潔淨,如衣冠不整齊,身體不潔淨,或洗澡、抽解、並睡覺,均宜心裡默念,不宜出聲。唯生產時,宜出聲,不可默念。旁邊照應的人,也幫他念,則彼此均有功德利益矣。此書宜與彼看,並令一切人知之,方為於彼有益也。

 

復周伯遒居士書

  手書,於日前接到,近日人事頗煩,故遲遲其復。幸汝一家仍然照舊修持,實為欣慰。年來災禍頻仍,實可寒心,總因「人心愈壞」所致。新生機,皆為救急之要方,然此事不常有。今為常有之事,特設一法,祈常為傳布,其利無窮。

 

  現今是一大患難世道,無論富貴貧賤,老幼男女,均當念「南無阿彌陀佛」,及念「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以作預防災禍之據。凡刀兵、水火、瘟蝗、旱澇、土匪、強盜,及諸意外之禍,並怨業病、怨家相逢等,若能志誠念佛及觀世音,決定能逢凶化吉。即定業所致,亦可減輕,不至過於酷烈。此等禍,是不閒富貴貧賤者。而富貴人,或比貧賤人為尤甚,固不可以其富貴而忽之,以其貧賤而仍之,不一為預計也。又念佛之法,於人之生與死,均有利益。

 

  世獨知臨終助念之益,而不知臨產勸念之益,致許多母子受無量苦,或致殞命,無可救法。女人能從小常念佛及觀音聖號,後來決無產難之苦。或一受孕即念,或將產三四月前即念,或臨產始念,均得安然而生。若難產之極,將及殞命,肯念南無觀世音菩薩,決定立刻即安然而生。切不可謂此時裸露不淨,念之恐有罪過。須知觀音菩薩,大慈大悲,尋聲救苦。譬如兒女墮於水火圊廁之中,呼父母以求救,父母決不以彼衣服不整齊,身體不潔淨,而棄之不救。菩薩救眾生之心,深切於世之父母愛兒女之心,奚啻(ㄔˋ)百千萬億恆河沙倍。是以臨產之婦,能朗念菩薩名號者,為極靈極效之最上妙法。不但無罪過,且令彼母子,同得種大善根。此義係釋迦佛於藥師經中所說,非不慧杜撰。凡有念者,無不安然而生。近來難產者甚多,一因宿世惡業,一因現生不知節欲所致。然菩薩救苦,固不計彼之若何為因,而平等救之。平常念佛,雖行、住、坐、臥都可念,然睡時,只可心中默念,不可出聲。若或睡醒,衣冠尚未整齊,手臉尚未洗漱,及洗澡、抽解,及至穢污不潔之處,只可心中默念,不宜出聲。此種時處,默念功德,與平時相同。出聲則於儀式不合。至臨產決定要出聲朗念,不可心中默念,以默念感應力小。又此時用力送兒出,心中默念,或致閉氣受病。不但產婦要朗念,在旁照應人,均須朗念。即家中在別屋人,亦可為此產婦念。此法若能傳布,世間永無生產之苦,及因生產而母子兩亡之苦。知佛法普利一切,佛為大慈悲父母,天中之天,聖中之聖者,以普利一切眾生之大菩提心,所得圓滿成就故也。

 

  世有倡高調者,厭聞因果報應之事,及與勤勞修持之法,只以一切皆空,一切不著為護身符。而不知已著於一切皆空、一切不著,便非一切皆空、一切不著之意。況彼借此以遮懶惰懈怠之跡,不以真修為事,唯以空談爭高。待至業報已熟,閻老當以最上供養,敬此一切不著、一切皆空之人。於斯時也,不知尚能皆空不著與否。吾人當於此等人,敬而遠之,以免同彼受閻老之最上供養恭敬也。

 

復宗誠居士書民國二十二年

  今之學堂,直是一個陷人坑,不陷於黨派中,便陷於自由愛戀,任意冶遊。須知人只五六尺一動物耳,而與天、地並稱三才,則人之名尊無與等。名既尊貴,必有可尊貴之實,方可名之為人。否則,便是衣冠禽獸,以其無有人之氣分故也。才者,能也。天能生物,地能載物,人能繼往聖,開來學,補天地化育之不及,故與天、地並稱之為三才也。若只知飲、食、男、女,不知孝、弟、忠、信、禮、義、廉、恥,則較禽獸為惡劣。是人也,空得一世人身,絕無一點人氣。則一氣不來,當墮地獄,經百千劫,了無出期。欲為禽獸,尚不可得,況又得為人乎哉。

 

  汝最初不知此義,聞惡友之誘即冶遊。及惡毒已受,疼痛不堪,好後又行,又發又犯,亦太不知好歹,太無志節矣。須知男子冶遊,與女子偷人,了無高下。世人每以女子偷人為賤,而於男子冶遊,則不以為怪,此皆不知人之名義,所以有此惡劣知見也。幸汝以屢次受苦,始知回頭,亦是宿世善根所使。而光又詳說所以者,恐汝此心未死,後來或復蹈此覆轍。故欲使知人名尊貴,而不致自暴自棄。

 

  並以此勸諭一切青年男女,同凜人之尊貴名稱。實行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之世善。又復發菩提心,普利自他,同皆生信發願,念佛聖號,求生西方,以修出世之善,是則可名為人。雖不能繼往開來,參贊天地之化育,如古聖賢。然亦有少分繼往開來參贊之功德。則人之名方有實際,不成空談。今為汝取法名為宗誠。宗,主也,本也。謂以真實至誠,自行化他,不使有一絲毫虛假,及惡劣念頭,以至辜負人之一字也。五戒且先自持,既能真持,久之,則受又有何難。倘心仍猶豫,是則名為兒戲,不但汝自罪過,光亦同得罪過。

 

復湘陰黃頌平居士書

  光粥飯僧耳,一向率真,絕不肯虛譽人,亦絕不願人虛譽己。閣下第一頁之文,頗不願聞,以非我身分,則成莫大之辱矣。病由身生,身由業生,當痛加懺悔,以消宿業。又須力戒房事,以免復增。無論何病,不戒房事,決難即癒。

 

  孔子所謂,父母唯其疾之憂者,以「房事」為一切病之根本故也。當疾病在身,何須往居士林隨眾念佛。但在家中,息心靜念,最為第一。至謂與善知識研究佛理,當身嬰重病,只可認真修持。如至誠念佛,並念觀音。此時用不著研究,一經研究,反成紛馳。譬如有病,得一靈丹,即以服食為事。不得以先去研究此靈丹係何藥所製,何藥走何經,治何病,必期於一一了然,方肯服食耶。

 

  汝絕未知學解學行之所以然,故不得真實利益。外道名目,累百成千,然其用功,總不外煉丹運氣。即彼令人看經念佛,皆是門庭場面,彼固不以此為道。欲得彼之道,必須懇切至極,夜間獨入其室,關閉門窗,外派巡者,只許一人入室。須先發極惡極慘之咒,若違彼教,定受此種慘報。發咒已,為其點竅指穴,或在頭面,或在身中。身中之穴,必須脫去大衣,靠身之衣,撩起而指。此種做作,實皆迷惑人之圈套。而一切外道,最初以一經傳過道,不修即可成。使去祕密而明示於人,不發咒而任人進退,則外道便無立地之根據矣。佛法無祕密私相授受之事,亦不令人發咒,信則依之而修,不信任彼退出。汝既念佛,尚慮入於外道,是汝完全不知佛法與外道之邪正,但依人而生信心,實未真信。使生真信,但當致力於修持,何得慮外道之多,而或陷入耶。既有宿業嬰惡疾,當吃素念佛,為宿世怨家作超度事。

 

  所言超度,亦不必請僧做佛事,但自己認真懇切至誠念佛,及念觀音耳。且勿謂只念一佛一菩薩,便可癒病乎。須知念佛,為佛法中最圓頓直捷之法,其利益超過一切法門。但以心之誠不誠為差等,非法有或靈或不靈也。

 

與胡作初居士書民國二十二年

  數日前,令甥崔澍萍來函,並將閣下與彼之函,亦並寄來,祈光為閣下寄各種書,已令寄矣。閣下一向有信心,而未遇通人,其所修持,乃外道煉丹運氣之法。彼自詡性命雙修,為得六祖之真傳,實則但是保身之法,了無了生死之氣分,彼何知性與命之意義哉。

 

  但世人不知正法,便無由決擇真偽,難免盲從。彼之煉丹運氣之法,用之好,則血脈周流,身體強健。用之不如法,則氣滯不通,其害非小。有許多人,入同善社坐工,以致成痴呆、癱瘓,身體麻木者。皆由其法不善,以冀養身者,反以害身,可不哀哉。詳察閣下之病,由於一向好勝,故每每因氣受病,此其一。又以天性聰明,故帶聰明人習氣,致於女色,不加撙節。再加以忿怒之火,不時而起。譬如雙斧伐孤樹,已危險之極。又用同善社不良善之坐法,則又為病苦之助緣,以致種種現象,皆由之而生。

 

  今若肯依清心寡欲,攝心念佛之法行之,久而久之,宿業消滅,善根增長,一切失眠、鼻梁顫動等,當皆逐漸消滅矣。當先看嘉言錄中修持方法,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綿綿密密,長時憶念。凡有忿怒、淫欲、好勝、賭氣等念,偶爾萌動,即作念云:『我念佛人,何可起此種心念乎。念起即息,久則凡一切勞神損身之念,皆無由而起。終日由佛不思議功德,加持身心,敢保不須十日,即見大效。

 

  若只偶爾念一句兩句,便欲見效,則是自欺欺人。雖亦仍有功德,欲即由此癒病,即決不可得。凡事均「以誠為本」,修持可不用其誠,而欲得癒病滅苦之利益乎。又若習氣深厚,尤當專念南無觀世音菩薩,以菩薩救苦心切也。今附一函遍復,閱之,即可自知。光現在有甚急要之事,以後不須與光信,如有所商酌,當與澍萍信。然亦不許澍萍再來信,不過彼稍識門徑,比閣下明白多矣。

 

與馬星樵醫士書

  佛為大醫王,普治眾生身心等病。世間醫士,只能醫身,縱令著手成春,究於其人神識結果,了無所益也。汝既皈依三寶,發菩提心,為人治病,則當於醫身病時,兼寓醫心病法。何以言之,凡屬危險大病,多由宿世現生殺業而得。

 

  而有病之人,必須斷絕房事,方可速癒。欲滅宿現殺業,必須戒殺吃素。又復至誠念佛,及念觀音,則必可速癒,且能培德而種善根。倘怨業病,除此治法,斷難痊癒。其人,與其家父、母、妻、子,望癒心急,未必不肯依從。倘肯依從,則便種出世善根。從茲生正信心,後或由此了生脫死,超凡入聖,則於彼於汝,均有大益。至於「斷欲」一事,當以為治病第一要法。無論內症外症,病未十分復原,萬不可沾染房事。一染房事,小病成大,大病或致立死。

 

  或不即死,已種必死之因,欲其不死,亦甚難甚難。縱令不死,或成孱弱廢人,決難保其康健。不知自己不善攝養,反說醫生無真本事。無論男女,(處女寡婦不宜說,餘俱無礙。)均當侃侃鑿鑿,說其利害,俾彼病易癒,而汝名亦因茲而彰。每每醫生只知治病,不說病忌,況肯令人改過遷善,以培德積福乎。此是市井唯利是圖之負販心行,非壽世濟人之心行,況能令人因病而得「生入聖賢之域,沒歸極樂之邦」之無上利益乎。

 

  古人云不為良相,必為良醫,是以稱醫士曰大國手。世間醫士之名已高極,若兼以佛法,則藉此以度眾生,行菩薩道,實為一切各業中最要之業。以人於病時,得聞不專求利,志期利人,發菩提心之醫士所說,必能令病即癒,自不能不生正信依行也。欲人取信,切不可計謝禮多寡而生分別。倘富者認真為醫,貧者只應酬了事,久之,人皆以謀利而輕之,則所說利人之話,人亦不信從矣。

 

  又須遇父言慈,遇子言孝,兄友、弟恭,夫和、婦順,主仁、僕忠。與因果報應之通三世,(過去、現在、未來。)生死輪迴之經六道,有可語者,不妨以有意作無意之閒談。使聞者,漸漸開通心地,知生死輪迴之可畏,幸了生脫死之有法。能如是者,誠可謂即世間法以行佛法,由醫身病而癒心病。

 

  又現今是一患難世道,天災人禍,常常降作。無論水火、刀兵,飢饉、瘟疫,蟲蝗、旱潦,怨家、對頭等,災患臨頭。但肯至誠懇切,常念「觀世音菩薩」名號,決定可以逢凶化吉,遇難成祥。又女人臨產,念觀世音,決定安然而生,無有苦痛。縱久不能生,將至於死,肯念,則亦即立時而生。(要出聲念,不可心裡默念。以此時須用力送子出,若默念,必致傷氣受病。旁邊照應之人,亦代彼念。家中人,不在產房,亦宜為念。不拘在產房內、產房外,念之皆有利益也。平常於睡眠,與衣冠不整齊,及未洗漱,並沐浴、抽解、至不潔淨處,均當默念。默念功德仍是一樣,出聲念於儀式不合,非完全不可念也。)

 

  世人無知,視此事為畏途。縱平常有信心人,亦不敢教人念,謂裸露不淨,念之得罪。不知此時母子性命相關,菩薩唯以度生為事,此時只取其誠,其裸露不淨,乃出於不得已,非不恭敬特作此相者之可比。肯念,則其子即生,不但無罪過,且令母子同種善根。(此見《藥師經》,非光杜撰。)若平常,必須致虔致潔,不可引此時為例,而漫不恭敬,則罪過彌天矣。此事凡念佛人均不知。光從前不知俗習之謬,故文鈔中均不言及。後深知之,故常為一切人說,而其依者,無不即得其效也。此亦利人之一端也。

 

復念佛居士書(節錄)

即《正編》文鈔所載之永嘉某居士,自民國十六年起,至二十六年止,彙鈔。


 

  汝女之婚事,家人不願意,當再斟酌,並問汝女有決定意見否。若汝女有決定意見,則無礙。汝女無決定意見,後來或嫌窮,嫌約束緊,再被一班嫌窮者喧怨之,則或致不吉,此又不可不預計也。宜先問汝女,再問佛,以作定章。世間人為兒女計,多多皆在家財上計,不在人品上計。

 

  富家子弟,不數年即飢寒而死者何限。一貧如洗,成家立業,舉國推崇者又何限。(此約商界說,軍閥不在其內。)以汝說及,因不得不為汝說其慎重辦法也。汝女得此好人家,實為大幸。其不滿意之年月,乃天也。然而修持在我,命自我立。果能常存敬畏,一心念佛,及念觀音,則無業不消,無福不臻,此人定勝天之大義也。倘彼懶惰懈怠,心中不以不滿意之年月為事,則成天定勝人矣。祈將此立命修身之大義,與彼說之,則必能洗心滌慮,戰兢修持。超凡入聖,尚有餘裕,況年月之小疵乎。

 

  二女若未許人,當為擇一信佛人家,令其早些出閣,以卸擔負,而免憂慮。宜與彼說,今時人心不古,人家愈富貴,愈危險。切不可不洞事,尚欲揀人家,以期其久享富貴也。貧家只要人守本分即好,縱時局變動,亦不至過於慘淒。若富貴家,或至身命莫保耳。人各有所好,好空名者,必不注重實益。汝庶祖母,雖有數十年之修持,仍然一個俗漢,其於往生,恐難之又難矣。然此亦可為念佛人作頂門一針。必須將好體面心,完全放下,方是真念佛人。

 

  光亦非神通聖人,但能志誠為彼迴向,不能必使決定往生也。汝庶祖母,既行持歸於純一,又當時時為說求生西方之益,稍有含糊,便難往生。因修有少福,決定來生被福所迷,廣造惡業。既造惡業,決定永墮三途惡道。知此利害,當不至痴心妄想,戀世塵境,不願往生。此人能成就其往生,其利益於汝與眷屬者大矣。

 

  志蓮居士,已七十多矣,來日無多,宜勸彼專心致志,以求往生。萬不可稍有求來生人天福報之念,庶可決定往生。又彼臨終,必須善為護助,勿令或因不善料理,破壞淨念,則其失匪細。成就一人往生西方,即成就一眾生作佛。本可往生,以不善料理,致令或因疼痛起瞋心,或因悲傷起愛心。瞋愛心一起,淨念即渾動矣,欲求往生,末由也已。以成就之功,思破壞之過,則大可畏懼焉。

 

  人生世間,轉瞬即過,一氣不來,不知又歸何所。倘認不定淨土一法,則正可怖之極。曹崧喬云,其父讀書時,一同學,乃富翁子,極笨。先生與彼教,彼尚未會,其父聽之,即可背。該富翁子早夭,後見其來,而忽不見,崧喬乃生一女。今已三十一歲,極聰明,讀書絕不費力。初為富翁子,後為同學孫女,人之輪迴,誠可畏也。

 

  此但換個男女相,全體改變者,當有十之八九矣,哀哉。辦道,非痴呆,決難成就。一心念佛,即是正念真如之大者。不預外事,縱有不容推脫者,當平心和氣,審慎度量,即是察言觀色之大者。急躁心,乃修行人之大障,能放下此心,則當體清涼矣。汝於此荒亂之世,而已年近半百,尚不肯死心念佛,以看書有不知者,即欲學教。此種計慮,若請別位法師說,即為甚好。若請光說,此也是不守本分之計慮。彼一字不識之愚夫,尚能往生西方。深通宗教之大通家,尚無彼之利益。汝何須以此為憾乎。

 

  現在後生,已知人事,即當為彼說「葆精保身」之道。若知好歹,自不至以「手淫」為樂,以致或送性命,或成殘廢,並永貽弱種等諸禍。未省人事不可說,已省人事,若不說,則十有九犯此病,可怕之至。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他疾,均無甚關係,冶遊、手淫、貪房事,實最關緊要之事,故孔子以此告之。而註者不肯說明其大厲害處,致孔子之話,亦無實效,可嘆也。

 

  上回言陽曆日期,與陰曆各異,將何所從。然未必陰曆便滅盡,即滅盡,陽曆上,尚有陰曆之朔望,則其日期,亦仍可推而知之。即全不知,但以節欲之心,按陽曆行,亦仍得保身之利。不過吉凶日干,不易了知耳。

 

與黃周福純女士書

  時局不靖,汝父歸來,即速送汝歸家。切不可學痴人,謂汝父無愛汝之情。須知此真愛汝之心,而且是我教他如此,汝須善體我意。汝一女人,要學什麼大派頭文字,欲更拜一文學大家之老師乎。我教汝一個最簡便法。汝每日至誠念佛,並念觀世音,求佛菩薩加被汝業障消除,善根增長。果能如此,則一看古人之書,即可知其道理,得其文法,固無須特拜師學文也。

 

  一切經,一切書,都是文。心地若開,何愁不會作文。心地不開,縱學也無大成就。汝能志誠,不但通文,兼可生子。何以故,女人以有子為榮。雖汝夫厚道,不以介意,然終不若有子,為能滿其娶妻之願。

 

  《普門品》云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我不久要死,以汝又是徒弟,又是徒孫,故我為汝計者,皆在大體統上。汝須善體我意,汝自然一生受用不盡。

 

與周福淵女士書

  人生世間,父母、壽命、相貌、學問、夫妻、兒女,皆是前生所作之業之所感召。若有大功德,則會過於前生所培。若有大罪過,則便不及前生所培。是以要認真修持,以轉前業也。汝欲得有學問、有才能、有德氣之好丈夫,或恐汝前生未培到這個福,則便不能滿汝痴心。《楞嚴經》謂:念觀世音菩薩者,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妻於菩薩,謂求菩薩加被,得其賢慧福德之妻。汝求夫亦然。極力念觀世音菩薩,當能滿汝所願。否則,縱得好夫,或者又有短命、多病、禍患等事,況未必能得好夫乎。汝切不可以貌美起驕傲心。此心不息,便難載福。汝能諦聽我語,則汝之所受用者,皆有超過前生所培多多矣。

 

復周法利居士書三

  汝書看過,但汝之所說,通是排場作戲之派,絕非由閱歷實行中來。現今時局不好,商業凋敝,汝以不能即發大財,便不欲為商,而又欲為儒。然商場濫污,當不至於隨波逐浪以陷溺。儒與商,大勢相等。商之濫污,人所易知。儒之濫污,人尚景仰。汝若無出格知見,必致陷於此之漩渦。汝只學得說大話,不知堯舜之道,孝弟而已,君子之道,在子臣弟友間。窮盡天下事物之理,雖聖人亦決做不到。但能格除自己心中私欲之物,則天下事物之理,悉可窮盡矣。【心之私欲,舉其重者,即貪、瞋、痴、財、色、貨利、聲名、勢位,凡有嗜好者,皆為私欲。即理學違理說理,尤為私欲之大者,(此時國家多難,人民痛苦,皆理學破因果,孕育而來。)不可不知。】聖人教人格、致、誠、正、修、齊、治、平之法,乃教人從近至遠,從親至疏,令心中之人欲格除,則本具之良知自現。

 

  從茲意誠、心正、身修、家齊、國治、天下平。豈窮盡天下事物之理,方能誠意正心乎。如此而言,非讀盡世出世間一切書,遊遍各國者,便無誠意正心之希望矣。須知格除私欲,以致良知,而誠意正心,雖一字不識之人,亦做得到。若窮盡天下事物之理,以求至於其極,雖聖人也做不到。汝不知朱子認錯了物與格,故闢佛,破因果輪迴。又剽竊禪宗參究之法以自雄,故曰,而一旦豁然而貫通焉。汝若以彼所說之格物為是,汝一生也格不到窮盡處,說什麼豁然貫通。此一上絡索,關係甚大,故為汝說,亦令汝父看。至汝之為商為儒,汝自審察。若看見前段說汝之毛病,不生感激,反生煩惱,則汝之為商也是偽商,為儒也是偽儒。離倫常因果,而做事教人,亦只落得自誤誤人之實際。恐汝尚夢不及此,故為預說。如不相信,不妨存之,以為後來依違成敗之鑑。無錫國學專修館,乃前清翰林唐文治所辦。其人雙目不見。彼所註之十三經讀本,施省之出數萬金為刻板,印二百部,祈光作序,光因祈送一部。一部八十多本,不貼書簽,不印書根,此八十多本,將何以檢收乎。以此知但守古法,不知利人。光冗事多,不能備閱。略翻一翻,見其書經之舜典、太甲、咸有一德、說命等篇,咸指為偽。於咸有一德,皆指其所引之書以為證。而不思作偽者,可引咸有一德之後之文,作此諸書之人,何得不引從前咸有一德之文乎。光於是大懼。後見施省之,說彼欲為千古第一高人,而立異以邀後世之名,致自己之目,不見天日,可不哀哉。

 

●(其二)前日接汝書,備悉。汝已娶妻,當常以悅親之心為念。夫妻互相恭敬,不可因小嫌隙,或致夫妻不睦,以傷父母之心。中庸云,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樂且耽,宜爾室家,樂爾妻孥。子曰,父母其順矣乎。蓋言夫妻兄弟和睦,則父母心中順悅也。現為人子,不久則又為人父。若不自行悅親之道,必生忤逆不孝之兒女。譬如瓦屋簷前水,點點滴滴照樣來。光老矣,不能常訓示汝。汝肯努力盡子道,則便可以入聖賢之域,將來往生西方,乃汝所得之法利也。汝妻法名法益,肯依法而行,自得真實利益也。痳瘋病,為不易治之痼疾。去年因龐性存放振,得以發明。今寄此方,(即初機先導後,所載之大痳瘋方。)以期遍布。若貴地亦有此病,不妨大家提倡熬膏耳。

 

●(其三)汝在銀行,當一切時,小心勤慎。且莫學說大話,不認真用心於小事。須知此種派頭,乃係敗子之派頭。以未做大事,便忽略小事,以為我是大才,何拘拘於此。須知此係自欺欺人之下流種子。

 

  凡做大事的人,於小事決不肯輕忽。凡輕忽小事的人,決定不能擔任大事。何以知之。以君子素其位而行。汝在做小事的地位,不肯盡職盡分,以為我何用心於此。及乎一得大事,便驕奢淫泆起來。良由根本未立,何由枝節暢茂發達乎哉。

 

  喻如一人,小有才,亦小有修持,心中便覺得我很高明,很有修持。因此貢高我慢之心,招起宿世曾受怨害之怨家對頭,為其現身,入其心竅。弄得才不成才,修不成修。使此人謙恭孝順,由此修持之力,當能消滅夙業,增長善根。將來臨終,往生西方,得超凡入聖之真利益。較彼以貢高自誤,其利害何止天淵懸殊。此事汝固知,故以此為汝前途之鑑。

 

復楊煒章居士書

  今日為寫法名,以一函遍復作開示。信發後,看汝信,知汝不知淨土宗旨。當依一函遍復所說,生真信,發切願,志誠懇切,念佛名號。勿用觀心念法,當用攝心念法。

 

  《楞嚴經》大勢至菩薩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念佛時,心中(意根)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耳根)要聽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攝於佛號,則眼也不會東張西望,鼻也不會嗅別種氣味,身也不會懶惰懈怠,名為都攝六根。都攝六根而念,雖不能全無妄念,較彼不攝者,則心中清淨多矣,故名淨念。

 

(註:Youtube搜尋「淨空法師 念佛 都攝六根 淨念相繼」)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iRSo0hdhPc

 

  淨念若能常常相繼,無有間斷,自可心歸一處。淺之則得一心,深之則得三昧。三摩地,亦三昧之別名,此云正定,亦云正受。正定者,心安住於佛號中,不復外馳之謂。正受者,心所納受,唯佛號功德之境緣,一切境緣皆不可得也。能真都攝六根而念,決定業障消除,善根增長。不須觀心,而心自清淨明了,又何致心火上炎之病乎。

 

  汝以極重之業力凡夫,妄用觀心之法,故致如此。觀心之法,乃教家修觀之法,念佛之人,不甚合機。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乃普被上、中、下,若聖若凡,一切機之無上妙法也。須知都攝,注重在聽。即心中默念,也要聽。以心中起念,即有聲相。自己耳,聽自己心中之聲,仍是明明了了。果能字字句句,聽得清楚,則六根通歸於一。較彼修別種觀法,為最穩當、最省力、最契理契機也。

 

  既發心念佛,必須戒殺吃素,煙酒同斷。清心寡欲,娶妻原為生子。世人每以行房事,為家常茶飯,而望生好子,則難乎其難。汝以妄為幾殆,當斷欲一二年,為生子故,待婦天癸淨後,又須吉日良夜一行,必定受孕。從此永斷,所生之子,定規賢善強健。又須「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內而家庭,外而同人,均當以此奉勸,則是真佛弟子。否則尚為名教罪人,況欲了生脫死,超凡入聖,何可得乎。

 

重印達生福幼二編序民國十八年

  善治病者,治之於未病之先,則受益深而無所費。故云,致治於未亂,保邦於未危。如是則無所謂病,何用治為。雖然,能如是者,其有幾人。人生世間,唯生與死,最為重要。若不得其道,則其生之時,或致母子俱死。即令不死,亦或枉受種種痛苦,於萬死中,幸得復生,誠可憐可憫也。亟齋居士,特手輯達生編,以發明世間產難,多由誤認試痛為正生,以致生出種種橫生倒產等險難,此臨產之一大關係也。

 

  又云,保胎以絕欲為第一義。故保產心法,首戒交媾。文云,婦一有孕之後,切戒交媾。所以昔人有孕,即居另室,不與共寢,恐動欲念也。大抵三月以前犯之,則欲念起而子宮復開,多有漏下胎動諸患。三月以後犯之,則胞衣厚而難產。要知欲火傷胎,必致污濁凝積。且兒身白濁、痘毒、瘡疾,醫治難痊,俱因父母不慎也。此初受胎一大關係也。果能識得受胎,與臨產之關係,則凡有所生,自無墮胎,及難產等患。而所生兒女,咸皆姿質龐厚,性情溫良。既少痘疹等毒,又復長壽康健。

 

  人果預知此義,則必致身心安樂,子孫賢善,丕振家聲,有益社會。所謂治病於未病之先,即含致治於未亂,保邦於未危種種勝益。由是言之,此書之關係也大矣。維揚張善徵,以母夫人劉氏逝世,己年尚幼,未能奉甘旨於生前。欲冀由母氏故,令一切為人母、為人子者,咸得享受安樂長壽之利益。因發心排印此書四萬冊,以送一切有緣者。令彼咸知未病之治法,與當病之治法。庶不至或有臨產痛苦之事,與子女不育之憂也。又自古以來,慢驚風一症,十有九死,最為危險。而莊一夔先生所著之福幼編,依之以治,十有十生,誠幼科中最要之書。亦附於後,以期廣傳。因打四付紙型,以備後之欲作福利人者印刷焉。又產難之近因,前已言之。若論遠因,多由宿世現生殺業所致。倘女子於幼時,常念南無阿彌陀佛,與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自可消除宿現殺業。殺業消,則臨產自無作障令不生者,此亦治之於未病之先之一法也。

 

  其或未聞佛法,若至臨產,若不即生。當令產婦,並在旁料理之親屬,均以至誠心,念南無觀世音菩薩。所有宿世怨家,障不令生者,一聞菩薩名號,以菩薩威德神力,當即遠避,不敢作祟矣。有謂臨產裸露不淨,念菩薩名,或致褻瀆得罪,此係以凡夫情見,妄測菩薩心行者。不知此係性命相關之時,不得以平常了無病苦時論。譬如兒女墮於水火,呼父母以求救援,父母聞之,當即往救。斷不至因衣冠不整齊,身體不潔淨,而不肯救援也。吾一弟子,數年前在四川,至一友人家,聞婦人叫得傷心,因問何故。曰,婦生子已兩日生不下,恐命不能保。彼謂,急令產婦念觀世音聖號,汝於天井,焚香跪念,管保即生。其人即與婦說,又復自念,未久兒生,婦猶不知。及聞兒哭,方知已生。婦言,初欲生時,見一人以布兜其下體,故生不出。及念觀世音聖號,見其布已脫,故生出尚不知,聞哭方知已生耳。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可不悲哉。淨土法門,特為死時,及死後神超淨土所設。此書,乃為將生,及生已種種保護而設。普願仁人君子,輾轉流通,俾家備一編,同致力於培德節欲。則此書所說,悉無所用。而前人流通,與善徵印施,及不慧提敘兩種關係之意,方可了無遺憾矣。

 

禮念觀世音菩薩求子疏

  伏以觀音大士,誓願洪深,法界有情,等蒙攝受。善根未種未熟未脫者,令其即種即熟即脫。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良由大士無心,以眾生之心為心。大士無念,以眾生之念為念。故得慈起無緣,悲運同體。如皓月之普印千江,若陽春之遍育萬卉。遍塵剎感,遍塵剎應,無求不遂,有願皆從也。

  弟子○○○同室人○○○痛世道之危岌,愍人心之陷溺,愈趨愈下,了無底止。仰冀大士賜我福德智慧之子,以期將來窮則獨善,以倡導於一鄉。達則兼善,挽狂瀾於既倒。特立三約,以為先容。一保身節欲,二敦倫積德,三胎幼善教。勉行此三,以期無負大士之洪慈也。又祈四海內外,一切同人,咸息惡心,咸發善念。咸生福德智慧之子,咸體普覆並載之仁。視鄰邦如手足,以天下為一家。互相維持,不相侵暴。以期上慰乾父坤母之洪恩,下符與天地並稱三才之人名。轉大亂為大治,普天同慶。暢佛化於兩間,萬國咸寧。唯願菩薩,普施無畏,愍我愚誠,滿我所願。

○○年○月○○日弟子○○百拜上呈。

 

  求子三要

第一保身節欲,以培先天。

第二敦倫積德,以立福基。

第三胎幼善教,以免隨流。

  此三要事,務期實行。再以至誠,禮念觀世音,求賜福德智慧光宗華國之子,必能所求如願,不負聖恩矣。

 

  第一、保身節欲,以培先天者。若不節欲,則精氣薄弱,必難受孕。即或受孕,必難成人。即或成人,以先天不足,決定孱弱。既無強健勇壯之身力,亦無聰敏記憶之心力,未老先衰,無所樹立。如是求子,縱菩薩滿人之願,人實深負菩薩之恩矣。

 

  第二、敦倫積德,以立福基者。欲生福德智慧光宗華國之子,必須敦倫盡分,孝親敬長,善待眷屬,愍恤僕使,此行之家庭者。至於鄉黨親朋,俱宜和睦勸導。俾老者善教兒女,幼者善事親長。常以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戒殺護生,吃素念佛,願生西方,永出苦輪。普為同人,懇切演說,令培出世之勝因,咸作守道之良民。能如是者,一舉一動,悉益自他,一言一行,堪為模範。所生之子,必能超群拔萃,大有樹立。菩薩固能滿人之願,人亦可慰菩薩之心矣。

 

  第三、胎幼善教,以免隨流者。古昔聖人,皆由賢父母之善教而成,況凡人乎。若求子者,肯用胎教之法,其子必定賢善。從受孕後,其形容必須端莊誠靜,其語言必須忠厚和平,其行事必須孝友恭順。行、住、坐、臥,常念觀音聖號。無論出聲念、默念,皆須攝耳而聽,聽則心歸於一,功德更大。若衣冠整齊,手口洗漱,出聲念、默念,均可。若未洗漱,及至不潔淨處,並睡眠時,均須默念。默念功德一樣,出聲於儀式不合。若至臨產,不可默念。以臨產用力送子出,若閉口念,必受氣窒之病。產婦自念,家屬皆為助念,決定不會難產,亦無產後各種危險。果能如此謹身、口、意,虔念觀音,俾胎兒稟此淳善正氣,則其生也,定非凡品。

 

  及兒初開知識,即與彼說因果報應,利人利物者必昌,害人害物者必亡。須知利人利物,乃真利己。害人害物,甚於害己。作善必得善報,作惡必得惡報。及說做人,必須遵行孝、弟、忠、信、禮、義、廉、恥之八德,方可不愧為人。否則形雖為人,心同禽獸矣。不許說謊,不許撒顛,不許拿人什物,不許打人罵人,不許遭踐蟲蟻、字紙、五穀、東西。舉動行為,必期於親於己有益,於人於物無損。又須令其常念觀音聖號,以期消除惡業,增長善根。幼時習慣,大必淳篤,不至矜己慢人,成狂妄之流類。如此善教,於祖宗則為大孝,於兒女則為大慈,於國家社會則為大忠。余常謂治國平天下之權,女人家操得一大半者,其在斯乎。其懿德堪追周之三太,庶不負稱為太太云。

 

註:詳請參閱《天下太平之根本》印光大師 著。

https://fabo.hwadzan.com/fabo_detailed?type=002014&pid=CH16-02

http://edu.hwadzan.com/fabodetail/18

 

  願求子者,咸取法焉,則家國幸甚。

  附記禁忌,免致禍害。凡求子者,必須夫婦訂約,斷欲半年,以培子之先天。待婦天癸盡後一交,必定受孕。天癸未盡,切不可交,交必停經,致成帶病,頗有危險。又須吉日良夜,天氣清明。大風大雨,雷電震閃,亟宜切戒。禮記月令,季春,先雷三日,遒人以木鐸巡於道路曰,雷將發聲,有不戒其容止者,生子不備,必有凶災。

  古聖王痛念民生,特派官宣布此令,又復著之於經,其天地父母之心乎。遒人,宣令之官。木鐸,即鈴,振鈴俾眾咸聽也。巡,行也。道路,城市街巷,及鄉村也。容止,謂房事。不備,謂五官四肢不全,或生怪物。凶災,謂其夫婦,或得惡疾,或致死亡。既受孕後,永斷房事,所生兒女,必定身心強健,福壽深長。孕後交一次,胎毒重一次,胞衣厚一次,生產難一次。孕久若交,或致墮胎,及與傷胎。茲因浙江永嘉張德田居士,愍念世道人心,愈趨愈下。於去秋,函祈光作〈禮念觀音求子疏〉,並說其保身、積德、善教等法,以期所生之子,皆為賢善,庶可漸臻太平。光屢以老辭,彼屢次懇求,情難再卻,為作簡疏,及與三要,以塞其責。

 

印光大師: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jpg

 

三編

復蔡錫鼎居士書三

  玉皇經,乃道家竊取佛經之義偽造之經。汝不知是偽,故認做成佛已竟,方為玉帝。玉帝乃忉利天王,是欲界第二天。(下是四天王天)上還有四天。此六天為欲界。再上即初禪三天。再上即二禪三天。再上即三禪三天。再上即四禪九天。此十八天,為色界。再上即無色界四天。非非想天,乃是第四天,福壽八萬大劫,壽盡尚須墮落下界,或直墮三惡道。故曰饒君八萬劫,終是落空亡。況玉帝在欲界第二天乎。汝見玉皇經說得極高極深,而不知是妄人偽造之經。

 

  汝但持清淨戒,若為生子偶行房事,當沐浴淨潔,不可常行房事。誦經之人,必要清潔。若起淫欲,便污穢了。不過為生子故,不妨或年或季偶一行之。能如是「節欲」,所生之子,必定聰明福壽。

 

  切勿謂望子不可不常行。須知常行房事,反難生子。即生亦難長命,以先天不足故也。女人受孕後,永斷房事,所生兒女,不但相貌端正,心行純篤。而且無有一切胎毒痘疹等患,即生時亦容易生。若受孕後,多行一回房,胎衣就厚一次。所以生時便難生,而且有種種胎毒等患。

 

  光因友人祈代印達生篇為之校閱,故將其中要義,為汝說之。以冀汝子子孫孫,皆成賢善聰明智慧耳。切勿謂光乃出家人,論人行房事。不知此事是世間第一生死關節,正宜救濟。令彼一切人之自身子孫,皆得福壽康寧,何樂如之。(十二月初七)

 

復孫藝民居士書

  世間聰明子弟,於情竇開時,其父母兄師不為詳示利害,以致由手淫與邪淫送命者居大半。能不即死,也成殘廢,無可成立。汝既深受其害,當常存嚴恭寅畏之心。不令一念念及女色。努力修淨土法門。久則或可強健。汝娶妻否,未娶則且待幾年再娶。已娶則與妻說明,為養身體,另室以居,相視如賓,決不可以夫妻視之。彼此互相勉勖,切勿一念及乎房事。待其身體大健後,或年一相交,季一相交。若常行房事,則又將重複舊患矣。宜與一切少年說此禍害,以培己福。(知識未開者,勿與說,已開者,當極力為說其禍害。)

 

  至於修持法則,文鈔乃為初機入道之要書,不可不看。念佛人靜坐也須念佛。非外道只靜坐而已。念佛行住坐臥都可念。行時聲默隨意。臥時宜心中默念,不宜出聲。坐時切不可掐珠,掐珠則神不能定,久則受病。臥時亦然。無論行住坐臥聲默,都要字字句句,心中口中念得清楚,耳中聽得清楚。默念不開口,心中仍有聲,自己的耳,聽自己心裡的聲,與開口朗念無異。此為念佛最切要之妙法,且不吃力。

 

  楞嚴經》大勢至菩薩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耳能聽得明白,則六根都攝無遺矣。如此而念,名為淨念。淨念能常相繼,則可得念佛三昧矣。祈努力依行,決定可以出此五濁,登彼九蓮。

 

  凡見一切女人,均作母姊妹女想。即自妻亦作此想,則淫欲魔無如汝何矣。念佛求生西方,以真信切願為前導。以至誠持念為正修。切不可求開悟,明心見性,看念佛的是誰,此是參禪人的工夫。即真明心見性,若見思惑未斷,尚無了生死之分。況未到明心見性地位乎。此係仗自力了生死者。念佛乃仗佛力了生死法門。若看念佛的是誰的人,決定無有真信切願。未斷惑,則不能仗自力了生死。無真切信願,則不能仗佛力了生死。求升反墜,弄巧成拙,許多痴人,均以此為高超玄妙,可哀孰甚。今為汝取法名為慧淨。謂以佛智慧所說淨土法門而修,決定可以往生淨土也。(民廿八,八月初七。)

 

復徐志一居士書(節錄)

  汝年尚幼,須極力注意於保身。當詳看安士書中欲海回狂,及《壽康寶鑑》。多有少年情欲念起,遂致手淫,此事傷身極大,切不可犯。犯則戕賊自身,污濁自心。將有用之身體,作少亡,或孱弱無所樹立之廢人。又要日日省察身心過愆,庶不至自害自戕。

 

  否則父母不說,師長不說,燕朋相誨以成其惡,其危也,甚於臨深履薄。曾子以大賢之資格,及其將死,方曰,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不到將死,尚常存儆惕,今將死矣,知必無所陷。蘧伯玉行年二十,而知十九年之非,及至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孔子於七十之時,尚欲天假數年,或五年,或十年而學易,以期免大過。此聖賢存養省察之道,乃學佛了生死之基址也。餘詳文鈔及各書,故不備書。

 

詳見印光大師文鈔全集》:

http://fabo.hwadzan.com/fabo_detailed?type=002014&pid=HZ16-15

 

  汝名鑑章,再加之正智慧,則無往不與佛聖合,無往不為世俗法。今之人,稍聰明,便狂妄,此皆不知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之義。為學日益者,以聖賢之道德,蘊於我之身心。為道日損者,從茲嚴以省察,必致起心動念,了無過愆之可得也。否則便是書櫥文匠,既非為學,何況為道。

 

復周善昌居士書二

  手書及陳慧恭之信,通收到。香敬十二元,亦收到。吾人在無量劫來,均各種得有善根。由其無人提倡,故致善根不會發生,為可惜耳。世人求子,不知先斷欲,保養身體強壯,日日常行夫婦之事,不死即是大幸。如此縱生子,或不長壽,或孱弱無能為,皆由不知在根本上培植故也。汝夫婦能依此義,定規後來得生福德智慧之子,切不可著急。斷欲愈久愈好,此戒要汝夫婦二人,同為祖宗繼嗣大事而守。切不可未經一二月,即欲相親,較彼不節欲者雖好,然猶為先天不足,其子決不能有成就也。

 

汝祖母既發心念佛,當常說念佛往生之利益。若能令汝二位祖母通得往生,方可謂能盡人子之分。今為汝祖母取法名為德淳。謂其修持淨業之心淳篤懇禱也。汝庶祖母法名德定。謂其一心念佛,決定求生,了無疑惑及懈惰也。汝妻法名慧安。謂一心求生安樂世界,自利利他也。餘詳文鈔。月底當有長信寄來,此不多敘。

 

汝祖母望曾孫心切,我教汝三法,汝夫婦能依而行之,必能得有福有壽聰明智慧之令子。一則汝夫婦日常禮拜,持念觀音聖號。二則必須心存慈善,多行利濟人物之事。三則夫婦各居一房,斷絕房事。待其身體養強健,候女人天癸淨後,於天清氣朗之夜,偶一同宿,必能受孕。從此仍各分居,切不可再為同宿。

 

以念觀音之故,其子必有善根,聰明智慧。以心存慈善,常行救濟等事,則其子必壽。以身體養健故,其子必身體強健。以一受孕再不同房故,其子永無胎毒及瘡疹等。此求子必得之道。若日日與婦同宿,常行房事,或致送命。即令生子,或難成立,無甚能為,以先天不足,精神才思皆不能充足。世人不明此理,當作常與婦居為能生子,其誤大矣。祈以此義告汝祖母,庶可年餘,即得佳兒也。

 

復陸培穀居士書

  無垢子心經註,似是而非,不可看,亦不可流通。以彼用宗門之言句,作煉丹之表示,令未識禪家宗旨者,走入煉丹運氣一派,其誤人壞法也大矣。所言之病,當係房事過度,由不知斷欲,故醫藥無效。當從此斷欲,與婦各宿。即日間相見,彼此均勿作夫妻想。當作兄妹想,或作客眷想,不使欲念稍萌。若偶起欲念,即想毒蛇吞己男根。(此法妙極。若是女人,當想毒蛇入己女根。)則欲心直下消滅矣。十分復原後,尚當多養若干日。以後尤當有節,不可常行房事,則可望壽康矣。不到十分復原以後,決不可謂病已大好,不妨同房。倘或如此,決難望好。此語當與婦說明,係為癒病,非永遠斷欲。固宜彼此互相誡勖,無令或有不能忍處,則可速癒矣。今為汝寄大悲香灰一包,以書夾之。此灰用大悲咒加持四千多遍,果能志誠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定可不日痊癒。此一包灰,可沖五六十回。如嫌煩,可取六分之一,放大碗中,用開水沖之,攪攪,候灰質沉下,將清水倒在壺中,或瓶罐中,日三四服。必須吃素,日常念觀音聖號。若大見效,下次止沖。以留水不如留灰。病好後,所餘之灰,掛於高潔之處,或供佛龕下旁邊,不可褻瀆。若有危險病症,沖而服之,必可起死回生。即世壽已盡,服之亦有利益。沖過之灰質,當加水潑於房上,或倒於井中,不可倒於污穢之處。此比大悲水功效大。以大悲水或加持數十遍或數百遍,即被人要去,無有經三四月之久者。此灰為備遠路不能寄水者之預備。(乙亥九月初十日)

 

復呂智明居士書

  來信何得姓名俱不寫。若寄己家尚可。若令人轉,則有不知誤事之虞。臨終欲不昏沈,必須平常有真行持。平常泛泛悠悠,臨終何能清白。朱榮鑫事,若非虛說,決定可以往生。一因其宿有善根。二因全家助念。助念之事,利益甚大。若不為助念,便成破壞正念。勿道無功夫之人不能往生。即有功夫之人,由家人破壞,亦不能往生。故當深勸家人同修淨業,方可不致功敗於垂成。或仍沈淪於生死苦海也。

 

  汝兒不敢見女人,然在家人日日常見女人。若見女人老者作吾母想,長者作吾姊想,幼者作吾妹想。無論何等女人,皆作此想。久之則見他女人與見己母姊妹無異矣。又見女人以其美而起邪念,常想此人肚皮裡盡是屎尿。只一張薄皮包著,似乎好看。若把此皮去了,則無一點好看。女人如是,自己也如是。未見時作此想,當見時此想現前。久之則邪念自消。若娶妻亦作此想,不致貪色早夭。否則危險之極。不但尼寺不可去,凡親友家均宜不涉嫌疑。(如在密室,及不見人處坐談。)

 

  古人嫂叔不親授,非授不得,以或致有邪念起,故立此為防閑之法。瓜田不納履,恐遠處望見謂摘瓜。李下不整冠,恐遠處望見謂摘李。正人君子無邪念,尚須如此執著。況一見女人便起邪念,何可不執著乎。煩惱是妄,何可云不能斷乎。所言不能斷者,乃係真性。真性在未證前,隨惡緣則成煩惱,而仍不變。隨善緣淨緣而成菩提,亦不變。譬如真金打做馬桶夜壺,雖日盛糞,而金性仍然不變。打做佛像菩薩像,雖極其貴重,而金性仍然不變。

 

  世間人各具佛性,而常造惡業,如以金做馬桶夜壺,太不知自重了。若知此義,誰肯常作馬桶夜壺之下作東西乎。然人爭著做馬桶夜壺。百千萬億中,或有不肯作馬桶夜壺,一意要作佛像菩薩像,連天帝大王之像亦不肯作者,蓋甚少甚少也。

 

復李慰農居士書七

  讀手書,知智範五月臨產,得大病,後以念觀音聖號而癒。且生產易而兒相端正,菩薩誠可謂大慈悲父母也。湖南一回回(回回皈依者只此一家人)馬舜卿,與其妻及子女五六人先皈依過。去年秋間來信,言其妻前生兩兒尚好,後每生兒血崩可畏。今不久將生,問有何法。光令彼夫婦同念觀音聖號,信至之次日即生,絕無難產血崩之事。後寄信來謝,說其所以。

 

  須知欲子女賢善,非積德積功,利人利物不可。且勿謂我無錢財,不能積德利人。須知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遇父言慈,遇子言孝,遇兄言友,遇弟言恭,凡遇一切人,令各盡己職。又為彼說善惡因果,生死輪迴,令彼心有所畏懼,則必定改過遷善,以為良善。

 

  又為彼說佛法之利益,令其信奉而修持之。凡遇大病,皆令念佛及念觀音。凡遇婦女,皆令預念,不至因產受苦及殞命。令彼一切人勿造殺業,心存慈善,利人利物,即是利己,害人害物,甚於害己,如此種種,豈要錢財方能辦乎。然家若豐裕,亦宜以錢財作功德。又當為智範說,兒女之賢善,多半在其母之鈞陶化育。所謂母者,即兒女之模範也。倘只知其姑息之愛,任性驕慣,即天姿好者,都會學壞,況本不好者乎。此女人之責任,比男子為獨深重者。

 

  汝幸有三子一女,當為祖宗振家聲,以善教兒女,為兒女積功德,以祈佛天護念也。今為三子取法名為宗道。道者,天理人情之本然,而為一切諸法之準則者也。若能宗而主之,則小而一舉一動,大而明明德,止至善,悉皆由此而得。兒雖小,即以此名之,以期大時顧名思義,必冀名實相副而後已。世亂極矣,不在家庭教育上著手,則如憑空造樓閣,決定無有成效。欲自己兒女好,須認真教一切幼年男女,令其知有聖人為人之道,並善惡因果之決定不爽,以為彼開其茅塞,令成坦道也。祈將此意與智範說之。又宜與一切人說之。所謂一言而興邦也。

 

復宗願居士書

  所記令妻臨終種種景象,足見助念一法,利益大矣。然既知助念之利益,可不於平時普勸一切人念佛求生西方乎。汝所說若無粉飾,則決定往生。至於品位,以素無正信,臨終未曾發大菩提心,則當在下品。

 

  且勿謂《觀無量壽佛經》所說,下品皆是造業眾生。彼平素惡人念佛,則是謗佛謗法謗僧。屢勸不信,則身口意均係謗三寶者。及臨終怕死,聞生西方之利益,始生信,決定在下品中。然生下品,比生天作天帝天王,尚高超無量無邊倍。業已超凡入聖,又何歉乎。今人多喜虛張,此事切不可作假。作假於亡人有損,於自己有以凡濫聖之罪。當以此語轉告社友,務修實行,是真佛子。否則便是魔眷。

 

  癆病多由平素濫行房事所得,以致短命而死。然於死時得生信心及助念力,乃以業因緣成善因緣也。今將《壽康寶鑑、《飭終津梁、《了凡四訓、《淨土聖賢錄,各寄一部,並求子疏,求子三要,祈詳閱之。庶不致後來兒女,遭此慘死矣。

 

復蔣德澤居士書

  今幸因病,而禮佛以瘳。由外道而復入佛道,非宿有善根,何能如此。當生大感激,生大慚愧。慚愧心生,邪僻心滅。慚愧為入道之初步。既欲學佛,當極力「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以為世間賢人善人,以立其基。良以佛以三皈五戒十善,教一切四眾。若不敦倫等,則凡三皈五戒之氣分也無,便是儒釋二教之罪人。縱有修持,其利益由於心不善,而反小之小矣。今為汝取法名為德澤,謂以自利利他之大菩提心,修持淨業,自行化他。俾一切相識,同沾佛恩,故名德澤。

 

  汝母年高,當勸其生信發願,常念佛號,求生西方。不能看經書,當為說淨土之景象,修持之方法。俾現生即出生死,是為大孝尊親。於妻室當相敬如賓,不可以忘身徇欲,此意當與彼說之,彼此同注重於保身廣嗣。則自無致疾夭折,不能齊眉偕老之虞。兒女當從小則善教,否則後來或入歧途,則是自滅自宗矣。今為汝寄淨土十要、佛學救劫編、初機先導(此中有治痳瘋方)、正信錄、文鈔、嘉言錄壽康寶鑑等書。凡修持保身之法,則已具足無欠。但認真修持即可矣。至於從前所受外道之煉丹運氣法,當丟之乾淨。須知此係保身法,非了生死法。以清心寡欲保身,有益無損。以煉丹運氣保身,用之適宜,則可延年益壽,身體強健,用之不善,則瞎眼聾耳,生癤生瘡。近來同善社中人,多有身麻木而心痴呆者。切勿以有小益,而猶不肯置之也。光老矣,目力精神功夫均不給,不得常來信。以有文鈔、十要、救劫等書,固無須乎函詢也。若欲做大通家,則非函詢所能辦到。大通家極不易做。即做到,而了生死一事,亦以大通而不能現生即得矣。

 

復常逢春居士書二(節錄)

  慧佐之死,乃其父母祖母所致。其家生此聰穎之子,不告以保身寡欲之道,乃早為娶妻。又不說節欲之益,縱欲之禍。彼二青年只知求樂,不知速死。及已經得病,尚不令其妻歸寧。以致年餘大病,以至於死。將死見其妻,尚動念,故咬指以伏欲心耳。

 

天下此種事多極,姑述二事。一弟子家貧,其父早死,學生意,資質淳厚,十五六即娶妻,人已受傷。先在綢緞店司帳,其友人令住普陀法雨寺,養數月,已強健。其母與介紹人吵鬧,恐其出家,挽彼店中老闆及彼岳父,來叫回。光與來人說,回去則可,當令其妻常住娘家,非大復原,不可相見。此種人通最不知事務者,通不依光說,仍在店中司帳。光往上海至其店中,(店老闆亦係善人,素相識。)見其面色光潤,知尚能撙節。後光回山至寧,見面色大變,問汝回去過,言到家只住四天。已與未回去之相,天淵懸殊,後竟死亡。此子文字尚通順,若非其母硬作主宰,當不至早夭。又一皈依弟子之子,其岳父亦皈依,其人頗聰明,英文很好,以不知節欲,得病要往杭州西湖,云我一到西湖,病當好一半。其父母不知是不敢見妻,不許去。又要去醫院,因送醫院,尚令妻常去看,竟死於醫院。其岳父與光說,光說汝等是痴人,以致彼欲不死,而必令其死。惜彼不明說不敢見妻,見即動念失精。

 

慧佐至死,見妻咬指,汝認做厭,尚非真情,乃制欲念耳。至於死時得大家助念之力,自己向有信心,故致死後相變光潤。乃知佛力、法力、眾生心力,均不可思議。眾生心力,不承佛力法力不得發現。由承佛力法力得以發現,故有此現相也。後世子弟愈聰明,則欲心愈重,情竇未開,不可告。情竇已開,不為說「保身寡欲」之道,或致手淫邪淫,及已娶忘身徇欲,均所難免。男子則父與師當為說。女子則母當為說。使慧佐之妻知此義,何至一病近年而死。古者國家尚以令人節欲為令。今則病將死,尚不令其分隔。此所以冤枉死亡之青年,不知其數。而一歸於命,命豈令彼貪色無厭乎。慧佐之死係冤枉。(若其父母早為訓誨,深知利害,斷不至死,故曰冤枉。)

 

慧佐之生西,乃是僥倖。若無人助念,則由淫欲而死,縱不墮三惡道,難免不墮女身及娼妓身耳。由大家助念,承佛慈力,得此結果。此子之事不必發表。如欲發表,須依光說「保身節欲」之意,合而言之。(不必全依文,但依其意。)則於為父母者及諸青年有所感發,亦顯佛力法力眾生心力三皆不可思議。

 

復真淨居士書(節錄)

  近人多生肺病,光頗不以為然。後世人業重,情竇早開。十一二歲,便有欲念。欲念既起,無法制止。又不知保身之義,遂用手淫。如草木方生芽,而即去其甲,必致乾枯。聰明子弟,由此送命者,不知凡幾。即不至死,而身體孱弱,無所成立。及長而娶妻,父母師長絕不與說「保身節欲」之道。故多半病死,皆是由手淫及貪房事所致。

 

  故孔子答孟武伯問孝曰,父母唯其疾之憂,乃令戒房事。不戒房事,則百病叢生。能戒房事,則病少多矣。孟子曰,養心者,(以善養身者,必由制心不起欲念,故云養心。)莫善於寡欲。其為人也寡欲,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

 

  古人重民生。禮月令,仲春先雷三日,遒人以木鐸巡於道路曰,雷將發聲。其有不戒其容止(即房事)者,生子不備,必有凶災。(或肢體不全,或生怪物。其夫婦或死亡,或得惡疾,故曰必有凶災。)此國家政令也。今則父母師長,絕不與兒女談及此事。及至得病,醫生亦不令戒房事。蓋不以人命為重,而冀病日重,而屢為醫療也。醫如是用心,其罪浮於截道劫財之強盜矣。汝之病,無論是因何而起,均以永斷房事,為速癒之策。待大復原後,或年行一次,季行一次,以期不失承先啟後之道,切不可常行。則所生兒女,體質強健,性情慈善,壽命長久,其為榮也大矣。

 

  光與來師壽康寶鑑一本,其文理均可依從。唯所戒日期,於小神通亦列,似乎不當。蓋以鬼神大者,則當敬,小者或致有因此招禍之事,切勿妄議為幸。以此自利,亦以此利他。由是自修淨業生西方,若操左券而取故物矣。女人亦然,欲節欲者,必先與婦說其所以,當不至或有窒礙。世有青年喪夫,其原因多半是不善節欲所致。與其守空房而寡居,何若同節欲而齊眉偕老之為愈也。然此對女人說。男子亦當知與女人有性命相關之禁戒,則為麗澤互益之德配矣。光語多絡索,所謂只因悲心切,或致人厭聞。

 

  淨土五經,為淨土法門之根本,詳觀其序,大意自知。淨土十要,為淨土著述之最切要者。第一要,《彌陀要解》一書,為此經註解之冠。《安士全書》,為善書中冠。《感應篇直講》,文字顯淺而不俗鄙,雅俗同觀,均易得益。

 

  印光文鈔,文雖拙樸,義有可取。依此而為提倡,決無悖倫誤國之誚。壽康寶鑑,當為已知人事子弟之續命書。不但青年應當看,即老年也應當看。欲子弟長壽,全靠老年為之常談禍福耳。

 

復楊真居士書

  觀汝書,知汝之罪,上通於天。然此罪之源,乃由汝父母於小時一味嬌慣,不加教訓。待其惡性已成,方自悔恨。於子無益,於己有損。此世間一切人之通病。今為汝發明者,冀汝生賢善之兒女也。幸汝宿世尚有善根,中途知悔。倘至死不改,則地獄欲出,恐難夢見矣。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以汝極不孝極淫蕩之人,一念至誠稱念,即得所作如意。彼謗佛法欲滅佛法者,直是陷天下後世之人於苦海之中。彼尚囂囂自得而誇其功,思之不禁為此等人憐憫耳。

 

  汝於十四五歲,已自戕其元氣。十年來淫欲無度,其精神之傷,何可勝言。況又有兩個少婦。若不知節欲,不但不能生兒女,或致短命而死。從此以後,凡見人之婦女,作母姊妹女想。見己之二婦,作道友想。日常念觀音。夜與二婦另寢。身體養得十分復元,偶行夫婦之事一次。二婦年各一次,則夫婦之情達,彼此均不受傷。決定所生兒女,龐厚聰明,心性賢善,無病長壽。可以光大汝之門庭,以為一鄉人之模範。

 

  若以行房當作樂事,則樂事未久,大苦即來。精枯身死,無藥可救矣。又以此義,與二婦說,大家同各守此禁戒,可得多好兒女。汝三人齊眉偕老,生享五福,沒登九品。

 

  今為汝寄《安士全書》一部、壽康寶鑑一冊、嘉言錄一冊、觀音頌一部、飭終津梁一冊。

https://edu.hwadzan.com/fabodetail/508

《安士全書》內有四種:

初、陰騭文廣義,廣談「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之意義。

二、萬善先資,戒殺。

三、欲海回狂,戒淫。

四、西歸直指,勸修淨土。

 

《觀音頌》,備細說明觀音靈感之事。

 

《壽康寶鑑》,閱之則不敢不節欲。

 

《嘉言錄》,備明修持之要,此乃文鈔中摘其要者。

 

《飭終津梁》,閱之則便可使汝母決定生西。

 

  今為汝取法名為宗真。宗,本也,主也。謂居心動念行事,必期真實不偽,至誠無偽,方可為世間善人,亦可為出世之資糧。李氏取法名為宗貞。何氏取法名為宗潔。女人以貞潔為德,況念佛求生西方,若不以貞潔為本,則身心污穢不淨,何能往生淨土。汝三人陪汝母念佛,勸汝母勿求人天福報,專求往生西方。若能助母之道,則是大孝。以此孝行,懺除從前不孝之罪,譬如從地而倒,亦復從地而起也。

 

  光老矣,去冬夜於電燈下校書,目大受傷。看信覆信,須眼鏡手鏡並用,方可彷彿看。以後不許再來信。亦不許介紹皈依。亦不許向弘化社請經書順便與光信。以目力不能應酬故也。

 

復陳士牧居士書六

  佛法利益,非凡情所能測度。彼愚人唯知以醫藥治病,及禱神祈鬼求癒者,皆所謂擔麻棄金,背道而馳之流類也。汝以一病,得知工夫非泛泛悠悠,能得實益。又知佛法實有點石成金,(此係喻,勿錯會。)以凡作聖之功勳。亦屬宿世善根所使,亦係現世修持所得。宜善用心,勿以此為奇特而退墮前功,則將來當更有深益可得也。所言深益,不必在境界感通上求,當在往生西方上認定。方可不負此番三寶加被之深恩耳。鐘英宿根固深,智識不開。夜半念佛,見一金甲神,恐是魔試,便不敢念,何無知一至於此。凡念佛人,但宜至誠懇切,一心正念。絕不妄想見佛見境界之事。以心若歸一,見佛見境界,皆不至妄生歡喜。遂致得少為足,便成退惰。不見佛不見境界,亦了無所欠。心未歸一,急欲見佛見境界。勿道所見是魔境,即真係佛境,以心妄生歡喜,即受損(謂生歡喜退惰)不受益矣。當以至誠念佛為事。勿存見佛見境界之心。倘正念佛時,或有忽現佛像及菩薩諸天等像。但心存正念,勿生取著,知所見之像,乃唯心所現。雖歷歷明明顯現,實非塊然一物,以心淨故,現此景象。如水清淨,月影便現,毫無奇特。了不生誇張歡喜之心,更加專一其心,認真念佛。能如此者,勿道佛境現有利益,即魔現亦有利益。何以故,以不取著,心能歸一。佛現則心更清淨。魔現則心以清淨不取著,魔無所擾,心益清淨,道業自進。今則偶有所見,便生畏懼,不敢念佛,其心已失正念。幸非魔現。倘是魔現,由不敢念佛之故,便可令魔入彼心竅,令彼著魔發狂,喪失正念。何不知好歹,一至於此。恐是魔現,正宜認真懇切念佛,彼魔自無容身之地。如明來暗自無存,正來邪自消滅。何得怕魔現而不敢念佛。幸非是魔。若果是魔,則是授彼全權,自己對治之法,全體不用,則任魔相擾矣。哀哉哀哉。念佛偶生悲感,亦是好處。然不可專欲興此感想。若心常欲興此感想,則必至著魔,而不可救。宜持心如空,了無一物在心中。以此清淨心念佛,自無一切境界。即有魔境,我以如空之心,不生驚懼念佛,魔必自消。今恐是魔,不敢念佛,譬如恐強盜來,自己先將家中護兵,移之遠方,令勿在家。則是替強盜作保護,令其了無所畏,肆行劫奪淨盡耳。何愚痴一至於此。文鈔付印,大約在年底可出書,此時且緩緩。心經中下卷,係魔徒偽造。居士林施送,光未曾見。或者未曾檢閱耳。此種書萬不可流通。否則瞎人正眼,其罪非小。□□□,狃於習俗,實為法門之玷。一行居集,不韙(ㄨㄟˇ)天台在家二眾。

 

唯制邪淫一段,恐汝未詳察,未得彼之本意。今亦不須查檢。此戒是佛所制,天台乃宗佛之意著疏。彭居士何敢妄逞臆見,不過自己欲實行絕欲,實深契佛心。如為繼嗣,行夫婦事,亦不背佛戒。但為求嗣則上,年行一次,即可得嗣,則宜止。若以佛不制正淫,日日行之,則與道與佛,與自己之名分,皆相悖矣。善宿之義,乃常獨宿。或為求嗣而暫一偶宿。汝何死執認作偶宿,同家常茶飯乎。何不知道理,一至於此。祈與鐘英說,勿作痴人行事,則後來當必有大利益在也。(謂業消智朗,障盡福崇,及往生西方,非謂境界也。)大士頌,於陽曆五月三十一日、六月五日,兩次寄二十七部,已清。孫智澤並汝父,皆交清。以印壹萬部,任多者少交,任少者交清。免得費事,當在天津會內存之。(乙丑六月初二日)

 

復張德田居士書一

  求子之道,人多背馳。汝欲得身體龐厚,性情賢善,福慧壽三通皆具足之子,須依我說,方可遂心。世人無子,多娶妾媵,常服壯陽之藥,常行房事,此乃速死之道,非求子之方也。幸而得子,亦如以秕稻種之,或不出,或出亦難成熟。第一要斷房事,或半年,至少或百日,愈久愈好。當與婦說明,彼此均存此念,另屋居住。若無多屋,決須另床。平時絕不以妻作妻想,當作姊妹想,不敢起一念之邪念。待身養足後,待婦月經淨後,須天氣清明,日期吉祥,夜一行之,必得受孕。從此永斷房事,直到生子過百日後,或可再行。婦受孕後,行一次房,胞厚一次,胎毒重一次。且或因子宮常開,致易墮胎。此種忌諱,人多不知。縱有知者,亦不肯依。故致或不生,或不成,或孱弱短命。不知自己不善用心,反說命不好,反將行房當常事,日日行之,不死就算大幸。又要心存慈善,利人利物。利人利物,不一定要錢,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凡無利益之心之話之事,均不存不說不行。滿腔都是太和元氣,生機勃勃。又須志誠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就依此念)愈多愈好。早晚禮拜念若干,此外行住坐臥都好念。睡倒雖好念,也要心存恭敬。宜穿衫褲,不可赤體。宜默念,不宜出聲。默念若字多難念,可去南無二字,但念觀世音菩薩五字。白衣咒,念也好,不念也無礙。汝如是存心,行事念。亦令汝婦也如是存心,行事念。及至臨產還念。臨產不可默念,要出聲念。旁邊照應的人,須大聲幫他念。管保了無苦痛難產之事。臨產默念不得,以用力送子出,默念或受氣病。女人一受孕,不可生氣,生大氣則墮胎。兼以乖戾之氣,過之於子,子之性情,當成凶惡。又餵兒奶時,必須心氣和平。若生大氣,奶則成毒。重則即死,輕則半日一日死,決無不死者。小氣毒小,雖不死,也須生病。以故愛生氣之女人的兒女,死的多,病的多。自己餵,僱奶母餵,都是一樣。生了大氣,萬不可餵兒奶,須當下就要放下。令心平氣和,過半天再餵。餵時先把奶擠半茶碗倒了。奶頭揩過再餵,就無禍殃。若心中還是氣烘烘的,就是一天也餵不得。餵則不死,也須大病。此事古今醫書均未發明。近以閱歷方知其禍。女子從小就要學柔和謙遜,後來生子,必易、必善、必不死、必不病。凡兒女小時死病,多一半是其母生氣之故。少一半是自己命該早死。天下古今由毒乳所殺兒女,不知有幾恆河沙數,可不哀哉。汝為悅親,故為汝詳說。須勸汝母吃素念佛,求生西方。汝與汝妻,亦各如是。

 

復張德田居士書二

  汝九月之信接到。光以老無目力精神辭,現在路上兵匪充斥,每每信件難到。並汝牒文寄回次信未接到。十二月之信接到,光頗不以汝之辦法為然。擬至二月間無事時,作一祈嗣章程。初令節欲修德,以培先天。次令念佛菩薩,以求福德智慧之子。再令從小認真教訓,俾成賢善。如此則子愈多愈好。否則不節欲,縱生子,亦孱弱無所成立。不教訓,則養成敗類,為祖宗辱,反不如無子之為愈也。光若作好,當為寄來,祈勿再來信。光信至遲二月底即付郵,此不是即刻要用之文字,故不必汲汲也。

 

復楊宗慎居士書(節錄)

  世間夫婦兒女,無非前生所結之業緣。彼夫早死,子未娶而夭,女甫嫁而寡,約世情論,則為不好。然能因此知世相無常,專志修持。則此諸苦況,實彼出苦之善導。彼富貴人夫婦兒女,一堂團聚,其精神皆耗於忙生產婚娶中。縱欲一心念佛,亦不能如意。彼能作此想,並教女一心念佛。則其夫其子其婿,乃為反助彼之道業者。彼果能一志往生,則其夫其子其婿,亦當因彼之修持以生西方。正所謂金以煉精,刀以磨利,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天之成就人者,有逆有順。人能樂天知命,則逆反為順。否則順反為逆。是在人之善用心與否耳。

 

  又現今是一大患難世道,凡刀兵水火,瘟疫蟲蝗,或怨業病,醫不能治者,若肯志誠念佛念觀世音,決定便能逢凶化吉。又女人臨產,必須出聲朗念南無觀世音菩薩,決定不會難產。即難產將死,令彼念,則即刻便可安然而生。此話要與一切人說,使其悉知。則世間便無難產,及因難產而母子俱死之事。切不可謂裸露不淨,念之恐有罪過。且此時乃母子性命相關,出於無奈,不得與平常能致恭敬致潔淨者比。又須出聲朗念,不可心裡默念。以默念感應力小。又此時用力送兒出,心裡默念,或致受病。屋內照應的人,也大聲幫他念。家內另屋中,亦可助彼產婦念。女子能從小即念佛,後來決定不發生此種苦痛。將來臨終,尚可往生西方。否則一受孕即念,或臨生前三四日即念,或臨生始念均可。世人每以阻人善念,如婦女生產,大家視作畏途。不但本產婦不敢念,或其婆其母因其媳女生產,預先逃居外邊,過一月餘方敢回來。此種皆受外道,但知平時恭敬之道,不知因事適宜之權。致世間許多女人,受極痛苦,或致死亡,可不哀哉。拉雜書之,以期利人。

 

復師康居士書

  光年時已過,應酬日多。上十年來,忙於此種外務,自己功夫殊難專精。今若不另行一路,則將忙死。於人無益,於己有損。現所有文鈔、安士書、觀音頌、壽康寶鑑、嘉言錄、彌陀經白話註、感應篇直講,各紙板,均打四付。

 

  又有報紙本小本頭學佛淺說助覺管見、初機學佛摘要合編、江慎修殺生放生現報錄、蓮池等戒殺放生文合編、格言聯璧、(此張瑞曾託排者。)家庭寶鑑、紀文達筆記摘要,此七種,亦打三四付紙板。

 

  此後凡有發心印者,直向大中書局,或漕河涇監獄署接洽。以故亦不必光再為料理。汝之所說,過於高大。佛法猶如大海,誰能一口吞盡,一踏到底。但按自己天姿而為修持。以此自行,復以此化他。縱未能圓徹諸法,只要能依此信願念佛,求生西方法門,有何所欠。而作此種難而又難之說話,以又欲長請益也。文鈔等不足以為訓,淨土經論語錄,均不能依止乎。所要緊之遺囑,在於「保身」

 

  汝之一身,關係全家。汝父已往外國去,汝家內尚有母親,二弟小妹皆依靠汝。汝若不知慎重守身,則全家危殆矣。論汝性格,亦斷不至淫蕩,然於夫婦之際,亦當有節,不可任意貪快樂。於《壽康寶鑑》之忌諱,當詳審記憶。亦令師昭詳閱,庶可齊眉偕老,同得壽康。彼世之青年孀居,與娶未久而妻亡者,十有八九,皆由不自慎重以送命耳。豈一一皆屬生來本命如是耶。羅濟同與某商人及某商之子,使彼詳閱壽康寶鑑,已熟知忌諱,豈有即死之事乎。光是以憫彼無知,特輯此書。(已印五萬本。)恐汝以為我必不至犯邪淫,何必看此,則便成大錯。

 

  同治皇帝亦因病未復原,而行房事以死,此事實為守身淑世之要道。古者皇帝尚令遒人以木鐸巡於道路(即街道村巷),而報告之。今則父母亦不與兒女說。待其犯忌諱而死,則只知叫號,豈不大可哀哉。我與汝父有深交,汝母與汝夫婦又皈依,直將汝夫婦作兒女看,故有此絡索也。其餘善知識,斷斷不言此事。不知汝以光言為是與否也。餘則有經典在,固不須光說也。(己巳年二月初二)

 

復葉沚芬居士書一

  人生世間,壽夭窮通,皆由宿因所致。而有大善大惡者,則亦有轉禍為福,轉福為禍之種種不同。以故聖賢皆注意於修持,佛法亦注重於「懺悔」也。能懺悔往愆,聿修厥德。則一切受用,皆非宿業所感之舊矣。

 

  宜詳閱袁了凡立命篇,則可悉知。豈但禍福隨己轉變,即凡聖亦隨己轉變。了此則當致力於作聖了生死一法。否則縱令大孝尊親,極世間之孝養。富貴學問蓋世,亦幻夢中所現之虛華幻相。至現過之後,又有何實跡可得哉。則凡功名也,兒女也,學問也,名譽也,究於生死分上,了不相干耳。閣下但能志誠念佛,念觀世音,兒女有無,何須在念。汝弟有子,汝縱無子,豈絕先祖之嗣乎。今之殺父殺母之子,其父母當時,何嘗不以為承先啟後之令嗣乎。閣下當此時世,年已五十,尚嘆伯道無兒。然則受子所殺者,想死後亦仍欣欣然以為吾有子在,不至有所遺憾乎。

 

  今為汝寄《安士全書》,並各種書一包,祈詳閱之。或不至猶以世間虛華已過之境為念也。令郎雖聰明,抱憂國憂民之心,惜絕未聞道。其所奔走呼號,亦不過隨順瞎搗亂之潮流,以至於死亡也。使彼知亂之所由起,在於不致意於家庭教育,及因果報應。以此仇日貨之辛勤,用之於根本圖治之道。則其人便為聖賢之徒,不徒只空負豪俠之心志而已也。聰明反被聰明誤,其可憐為何如也。閣下以光為善知識,光雖不足為善知識,然不得不以善知識之詞意以白閣下,以冀無所歉憾也。

 

  如閣下求子之心,仍不能已。祈先「節欲」,以令己之身體強健,以為育子之本。積陰德以轉天心。持佛名以普益自他。又令令夫人亦如是居心,如是行事。又復禮拜供養稱念觀世音菩薩。心果虔誠,必有丕振家聲之令嗣降生矣。

 

  《普門品》云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眾人愛敬。閣下欲求令嗣,當依光所說之方法求,則求無不得矣。否則縱令能得,或難保其不被潮流所陷,以趨乎大逆之途矣。書此祈慧察。光於九月定規滅蹤,相片不願遍刺人目,故不為寄。若能依光所說,則見光之心。區區醜相,何堪齒及。

 

復葉沚芬居士書二

  前書於十六日寄去。觀汝之書,不禁可笑。不能節欲,急於望子。不知生子之本,在於培養身體與陰德也。不節欲,則精薄而不能成胎。即或成胎得生,亦必孱弱難成。若欲生上繼家聲之嘉兒,必須斷欲一年,或半年。俾身體強健,精神充足。待婦天癸盡後,一相交合,即可受胎。從此永斷房事,則所生之子,必定龐厚篤實,性情良善。決無關痧等患,及不久即死之虞。宿世惡業,至心懺悔,虔誠誦經,自可消滅。何得信受生經,生於某年,當還若干受生錢。此做經懺僧妄造之經,汝何得信以為實乎。須知從無量劫來,由貪瞋痴,造殺盜淫,所結怨業,無量無邊。當發自利利人之大菩提心,志誠念佛誦經,以期消滅。並以此功德,超度自己現生父母,歷代宗親。俾彼同皆消除惡業,增長善根,出此五濁之惡世,生彼七寶之淨邦。庶可不愧為人子孫,不愧為佛弟子矣。

 

  汝問何經最好,不知一切大乘經,均好,汝能一一受持否。既不能遍持,則即長持金剛、心經、彌陀經、大悲咒,皆無不好。但須志誠恭敬,則功德大。否則或有功德,或有罪過。以心不虔誠,或致褻瀆故也。又須以念南無阿彌陀佛,為終日常修無間之功課。則以如來萬德洪名,薰自己之業識心。久之久之,自可心與佛合,心與道合矣。

 

復陳蓮英女居士書

  念佛法門,如如意寶珠,能隨人意,雨一切寶。但能懇切至誠念佛,自然消除罪業,增長善根。超度先亡,俱生西方。何不可云仗佛慈力,往生西方。

 

  又問當如何修,能令父母往生西方,汝如此問,太不明理。念佛之人,每日早晚,尚須以己修持功德,迴向四恩三有,並及法界一切眾生。何況父母,而不能令往生西方。但須「恭敬至誠」之極。又須發普度一切眾生之心。凡一切有緣之人,皆以此法相勸。以自己修持之功德,及迴向一切眾生之功德,及勸人之功德,為父母迴向。決定能令父母往生。

 

  然須真實力行,方可。若泛泛悠悠,非無利益,恐未必即能往生也。念佛須有真信切願。須恭敬至誠須攝耳諦聽。須發普度眾生之心。須戒殺護生。須吃素。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須時常自省,凡有不善心起,立即令其消滅。凡有善心,必須令其擴充。即力做不到,其心決不可不生。平時總以「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為治身治心之法。如是念佛,可為真佛弟子。決定可於此世界普度同倫,出離生死。何以故,以能實行,人自易於感化耳。否則便是假善人,假心行。便不能得真實利益。

 

  一切眾生,從「淫欲」而生。汝發心守貞修行,當須努力。倘有此等情念起,當思地獄刀山劍樹鑊湯爐炭種種之苦,自然種種念起,立刻消滅。每見多少善女,始則發心守貞不嫁,繼則情念一起,力不能勝,遂與人作苟且之事。而一經破守,如水潰堤,從茲橫流,永不能歸於正道,實可痛惜。當自斟酌,能守得牢則好極。否則出嫁從夫,乃天地聖人與人所立之綱常,固非不可。守貞守得好,較比出嫁,好得何止百千萬倍。守貞守不好,不如出嫁百千萬倍。

 

  以男女居室,乃天理人倫。男女苟合,乃畜生行為。畜生不知理,不知倫常。人知理知倫常,要行苟合之事,實乃不如畜生。汝舅以我為師,說汝有善根欲守貞,我非破汝守貞之心。恐汝有始無終,反得罪於天地父母佛菩薩也。故不禁絡索一上。又汝何以不發心吃素。汝試將汝身上肉,割到吃,能吃否。自己的肉不能吃,何得日日殺的吃。一切生靈,即不是汝殺,乃以錢令人殺,殺業是一樣的。況汝要生西方。佛以慈悲為本,汝既吃肉,即無慈悲之心。此語乃為汝真實修行者說。若泛泛悠悠之人,雖不吃素,亦可念佛。非吃葷者,就念不得佛,不可不知。餘不暇敘,但熟看《文鈔》,群疑皆釋。光冗事多極,不可常來信。縱有所說,亦不出文鈔之外。

 

請詳參:《印光大師文鈔全集

https://fabo.hwadzan.com/fabo_detailed?type=002014&pid=HZ16-15

 

  佛法廣大,雖登地菩薩,不能盡知。然欲得實益,只此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便可出生死,證涅槃,圓成佛道。我等下根凡夫,非從極約之法門做,則只成種善根而已。欲得現生就了生死,夢也夢不著。汝能依我所說,即可謂蓮英。否則雖名蓮英,恐成罪藪矣。(四月十七日)

 

復蔡契誠居士書一

  先後天衰弱,當以善於保養為事。若欲靠食物滋養,食素人宜多吃麥。食麥之力大於米力不止數倍。光吃了麵食,則精神健壯,氣力充足,音聲高大。米則只可飽腹,無此效力。麥比參力尚高數倍。有錢人服參,乃是錢無處用,故作此消耗耳。非真能補人也。又大磨麻油,亦補人。小磨麻油,以炒焦枯了,力道退半。人但知香,實則是焦味耳。蓮子、桂圓、紅棗、芡實、薏米,皆可滋補。豈必須血肉,方能滋補乎。總之皆不如麥之力大。如不能吃,則兼帶著吃。久則自知,亦自好吃矣。吃雞卵之偈,乃妄人偽造,不可依從。

 

  保養之法,第一是「寡欲」。若不知好歹,任意嫖蕩,則死期將至,仙丹亦不靈矣。即不嫖蕩,自己室人,亦須相與說其保身之由,暫斷房事一二年。否則或半年一相親,或一季一相親。倘日日行房事,則精髓枯竭,不死何能。節欲之人,所生子女,體壯少病,易於成人。多欲之人,或不能生,以精薄故,不能受孕。縱或生子,或即夭亡。即不夭亡,亦殘弱無所成就。汝不知已娶妻乎。若未娶,且緩娶。若已娶,決須暫勿同房,以期身體復元耳。此光切實為汝之言。汝能善體光意,自可福壽綿長,子孫發達矣。(民十二,元月初六。)

 

復唐陶鎔居士書

  汝夫肺病而死,又復失明,恐係「病中不肯斷房事」所致。無論何病,均以斷房事為根本治法。否則神醫亦難奏效。汝既行醫,當以病未十分復原,萬不可行房事,為第一切要之極重事。肺病宜靜養,尤宜常念「觀世音聖號」,便能速癒。汝夫業醫而病中不以念佛為事,亦泛泛悠悠之人,無真實信心。故致一家數口,非汝無可為生矣。彼蓋未遇真知念佛法門之人,故一心參禪。設一心念佛,或不致肺病不癒,而又失明也。汝若殉夫,致多數人失養,其過大矣。今由龍居士引汝入道,當以引人改邪歸正,念佛求生西方,為報佛恩及善知識恩。以修淨業求生西方為第一要事。

 

  汝當以文鈔為所依。何可遠涉冒險以見光乎。見光也是說文鈔中所說之話。佛法中絕無祕密不傳,亦非要口傳心授之事。外道邪徒,本無道理。以祕而不傳,誘人入彼道中。若公開不祕,則人皆知其陋劣,便無人依從彼矣。汝當以行醫為事,勿兼教書。以果真盡心於醫,日尚不足,何又能教書。認真則需費精神,否則恐誤人兒女。且聽我說專務一門,須注重念佛。則仗佛力,醫道必能大行。但以利人為志事,不希望發大財。倘醫道無誤,則人皆信服。勸人吃素念佛,人當依從而樂為之。則是藝也而進乎道矣。此係以醫弘法之章程。凡病皆令斷房事,一年不知少死許多人,其功德唯佛能知。又女人臨產念觀世音聖號,決定無痛苦。即難產得要死,一念即可安然而生。況從小即常念乎。又女子從小,父母即令不許生氣,習成一柔和慈善性質。一生之好處,說不能盡。倘性情暴躁,未嫁前亦有苦事,尚不多。以月經時生大氣,或停經,或血崩。嫁後生大氣,或墮胎,或胎兒感得暴躁之性質。生後餵乳時,生極大氣,兒隨吃乳即死。大氣不甚烈,或半天一天死,無一不死者。小氣不死,必定生病。若連天常生小氣,前毒未消,後毒又加,則危險之極。此事吾國名醫神醫均未言及,今已發明,當與一切人言之。則是救命於未生之前,其功德大矣。醫生宜各注意。蛋不可食。邪見人云,無雄之蛋可食,此話切勿聽信。又蛋有毒,以雞常食毒蟲故。

 

復永業居士書

  近世少年,多由「情欲」過重,或縱心冶遊,或昵情妻妾,或「意淫」而暗傷精神,或手淫而洩棄至寶。由是體弱心怯,未老先衰。學問事業,皆無成就。

 

  甚至所生子女,皆屬孱弱,或難成立。而自己壽命,亦不能如命長存,可不哀哉。汝恐亦犯如上諸病,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既長持念菩薩名號,必須懇切至誠,自可所願皆遂。倘仍悠悠忽忽,則亦只得悠悠忽忽之感應,決不能如願悉償也。光冗事太多,不得又有所求。現料理印書事,秋間了結,當滅蹤長隱。以精神日減,應酬日多,無力支持故也。

 

  欲學佛法,必須要敦篤倫常,恪盡己分。閑邪存誠,克己復禮。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戒殺護生,屏棄酒肉。信願念佛,求生西方。以此自行,復以化他。俾內而父母兄弟妻子眷屬,外而鄉黨鄰里親戚朋友,咸沐佛化,同修淨業。則可生入聖賢之域,沒歸極樂之邦矣。願慎旃哉。

 

復王悟塵居士書一

  接手書,知閣下與妻妾二女全家念佛,信願行三字,銘諸肺腑。何得又嘆年逾半百,膝下猶虛,不孝之罪,永劫莫贖。夫子之有無,乃屬於命。有妻有妾,非如不娶,以致無後者比。何引為恨,謂為不孝。夫不孝者,不能居仁由義,以辱乎親之謂也。及有兒女不教訓,以致或成庸愚,或成頑鄙。縱有多子,其不孝也更甚。既有二女,當善教之,俾知婦德、婦言、婦容、(容者,容止。乃指舉動莊重而言。近世俗儒不識字義,遂作容貌美好說,可嘆。)婦紅。具此四德,而後再加以知因識果,信願念佛。則將來出嫁後,必能儀型閨閫,師範女流。相夫教子,俱成賢善。若此女者,豈不為祖宗之光。

 

  今之世道,亂至極點,皆因舉世不知教女之所致也。以人之性情及與習染,資於母者最深。幼時若有賢母,長時再有賢妻,其人有不為賢人乎。是知教女乃治國平天下之根本法輪也。而世人夢夢,專以嬌養豔妝為事。以故多半婦女,皆相成夫惡,教子以機械變詐。俾有天資者,盡成狂妄。無天資者,悉作頑民。可不哀哉。汝讀書人,此義不知,只望生子。近聞有殺父姦母者,其為父也,當是孝乎。當非孝乎。即宗祧一事,姪也可繼。即無姪,姪女也可繼。況念佛人,固宜斷娑婆之業種。以期永世不至有污辱祖宗之裔,何幸如之。發什麼痛嘆。汝既如此,豈是真實念佛之人。妻妾二女,法名俱好。顧名思義,剋實修行,即是菩提眷屬。現在入聖賢之域,將來生極樂之邦。其為孝也,慈也,大矣。汝何不書姓名,了緣亦不知為誰。

 

  安士全書》,現已送完。明春郵路若通,當寄文鈔壽康寶鑑彌陀白話解嘉言錄等。然二三年來,陝西頗不易寄經書。願閣下極力提倡因果報應,提倡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尤須注重因果報應。並及敦倫盡分,修持淨業。俾一方之民,相觀而善。其為功德,莫能名焉。

 

  光,秦人也。然二三年來,秦地實未寄多書。近雖開單令寄,究不知能到與否。不能到,便失之,殊屬可惜。

 

復駱季和居士書四

  十一日一函,諒已收到。昨接手書,不勝感愧。彼此心交,何須格外謙虛。心經淺解,無甚錯訛。以見閣下凡破體字,時或標出。故光按例詳標。間有一二改者,祈詳察之。庶不致剜肉做瘡也。大士頌,以去年打仗,所訂之紙不敢發。(中華二千多件)至後水涸,不能出山。今正尚未來,因權用毛太,印一萬,以備眾覽。當於此月內可發送。閣下用可否惠賜幾部,何視光之小也。光擬募印數十萬,遍布中外。雖未能如願,然已有六萬部。雖全歸任者自送,而亦有萬餘部,祈光送者。閣下問已出版則可,言可否惠賜,則過為謙虛,反成小視印光也。光冗事實繁,無暇作文。於廿一二當往申料理觀音頌事,並將《文鈔》令中華另排。

 

  又以不可錄增訂付排,大約年內俱可出書。不可錄以一居士蒙三寶加被,不藥而癒數月之痼疾。(因其妾以終身吃素禱,即日病回機,不藥而癒。)以久病尚未復元,即犯房事,遂致殞命。光念世人未知忌諱,故致死亡者,不知幾何。遂發心印此,以拯青年於無形之中,致治於未亂,保邦於未危。使此居士知此,斷不至得此結果。其人尚誠實好義,非下流派。惜不知其忌諱,以致送命。而以至誠禱夫病癒之賢妾,竟成殺夫之惡婦。皆其平日昧於夫婦房室之道,有以致之。閣下行醫,益宜以其忌諱為囑。俾一切人不至誤送性命,其功德比用藥治病之功,當更廣大。此後無要事,勿來信。以出門事繁,無暇答覆。大約五月半間,可以回山。以有去年三月,本寺退居所託鑑訂普陀山志。(係一儒生修)一年之久,尚未暇看。回山當先了此事,俾其流通也。(三月十四日)

 

復馬宗道居士書三(節錄)

  又汝已兒女有五個,而宗德已生八胎,氣血兩虛,宜從此「斷欲」,專修淨業,庶不至累得宗德更加虛損。男女居室,原為上繼祖宗父母之香烟。已有幾個兒女,便可不致有後嗣之慮。若猶不肯息淫欲,則便為不自愛。並不愛其妻之忍人矣。況汝與宗德皆欲修淨業,生西方。若男女情欲不能斷,則淨念便被欲念夾雜,不易得益矣。汝且勿謂光為僧人,尚論人夫婦房室事。須知世間有作為人,皆須節欲,況學佛之人乎。況宗德生已損傷,不堪再生之人乎。

 

復溫光熹居士書六

  觀汝所說,足知汝雖看《文鈔嘉言錄》,依舊絕不注意於禪淨之區別處。汝若於禪淨界限之說,信得及。何必行經七省,以求人決擇乎。趙州八十猶行腳,乃宗門中決擇見地中事。念佛之人,但能依佛所說之淨土三經,信願念佛,求生西方。固用不著又復輾轉求人開示也。

 

  古人立言,各有所為。對機不同,故所說亦不同。當自量自己是甚麼資格,則方可於古人對機之說,不致或失本意。今人絕無古人之辦道之緣。自己色力單薄,心量狹小,或復狂悖。而所有知識,欲得如古人之具眼者,實千萬中難得其一二。有此仗佛力了生死之法門,猶然視作等閒。尚欲向仗自力法門知識中,討了生死捷徑,已經是不知利害。況所見者,或有是大權所示之行於非道之人乎。汝若死得下痴心妄想,決定會現生往生西方。若未修而即欲見好相,則後來之著魔發狂,大有日在。譬如磨鏡,垢去明存。垢未去淨,何得有好相現。汝謂現今未能一心,臨終恐難得力。亦是只知檢取古人所說,不自量自己所行而為議論。汝才發心,但期無一切無謂之雜念,已是很不容易。何得便於此時,即欲觀見好相。譬如初生女子,即欲生兒,有是理乎。汝若是宿根已熟之大根性人,固無甚難。否則必至因急發狂,永斷善根矣。欲報祖妣柴老太夫人及父母之恩,不於念佛一法注意,豈非捨大利益求小利益乎。念佛一法,重在佛慈加被。雖屬具足惑業之凡夫,亦可承佛慈力,帶業往生。餘一切法,則絕無此義。

 

  汝云五六年來,自出校後,病骨支離,已同半死。得非燕朋相聚,共看小說。以致真精遺失,手淫相繼,因茲有此現相乎。此現在學生中十有八九之通病也。以父母師友均不肯道及,故病者日見其多,而莫之能止也。光以此事排印《壽康寶鑑》印八百本,凡後生見光,必明與彼說其利害,令其保身勿犯也。縱手淫邪淫,均能守正不犯。而夫婦居室,亦須有節,兼知忌諱。庶可不致誤送性命也。否則極好之人,或因此死。群歸於命,而不知其自送性命也。

 

  汝年甚輕,且有病,當常看此書。亦令德正常看。彼此互相警策,庶所生兒女君巽等,通皆龐厚成立,性情賢善。汝夫婦齊眉偕老,同生西方也。所言大官大教授大資格,若其能移風易俗,躋斯民於仁壽聖賢之域,固為榮幸。若只能助廢經廢孝廢倫等,則其資格愈大,其罪業愈深,其辱為何如也。汝尚以此冷笑為苦,則汝便成一不識好歹之人矣。汝欲謀事,為求名乎,為行道乎。行道則當謀,求名則勿謀。以汝尚有飯吃,祖父興全公陰德不少,何得為此空名,屈居人下。雖欲不作業,有不可得者。汝且息此心,庶不至後來有噬臍不及之悔。德正幸賢惠,宜令彼熟閱嘉言錄、閨範、歷史統紀,俾成一女流師範。而所生兒女,當皆成賢人善人,則何幸如之。汝家計頗豐,宜將《歷史統紀》印若干部,分送川地。俾後起之俊秀,同知因果報應,生死輪迴,亦善民淑世之要務也。若欲印者,當與某接洽。光於四川,數年來所寄之各種書甚多。一以川地過遠,又以吾師乃峨眉出家者。惺惺,乃省悟明了之謂,汝作何用。而所說者,乃糊塗話,又自謂方寸惺惺極矣。用字當留心。

 

  總之汝既皈依佛法,必須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又須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決定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以此自行,復以化他。是為真佛弟子,可謂無忝所生矣。願汝與德正共勉之,則幸甚。

 

復榮柏雲居士書

  人生世間,數十年即成古人。此數十年中,若不努力修持,則前途之險,不可言喻。既發心皈依三寶,受持五戒,實為多劫善根所致。然須堅定其心,只期愈入愈深,愈修愈切。萬不可一時高興遂發心,及乎久久,則置之腦後,不復顧也。汝名念橋,橋乃過度人之要物。若無橋,則彼此往來,頗形不便。淨土法門,乃從生死此岸,過涅槃彼岸之大法橋。汝能自行化他,自他皆可過度。故為汝取法名為慧度。以若有智慧,則由此岸登彼岸。若無智慧,則永劫在生死苦海中,莫之能出。既皈依受戒,當嚴持勿犯。否則成兒戲佛法,罪過之極。其居心必須主敬存誠,克己復禮。其行事必須孝慈友恭,真實無偽。又須以淨土利益,上而勸其父母,下而勸其妻子,中而勸其兄弟朋友鄉黨鄰里。若自若他,咸須敦篤倫常,恪盡己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戒殺護生,愛惜物命。信願念佛,求生西方。若能如是,可謂真佛弟子。否則有名無實,但得空名,毫無實益。若皈依時,當於佛前,志誠頂禮若干拜。對佛自陳我弟子慧度,受吾師印光命,令於佛前自誓受三皈五戒。我弟子慧度,皈依(佛、法、僧),自今以後,以(佛、法、僧)為師,終不皈依(天魔外道,外道典藉,外道邪眾)。第二,第三,照旁改者說。每條說畢,禮佛三拜。又復禮佛三拜。

 

  受五戒,則云我弟子慧度,誓受五戒。第一不殺生,如佛盡形壽不殺生。我弟子慧度,亦盡形壽不殺生。第二不偷盜,第三不邪淫,第四不妄語,第五不飲酒,此照樣說。

 

  唯第三「不邪淫」,則云如諸佛盡形壽不淫欲。我弟子亦盡形壽不邪淫。以在家人有夫妻之誼,冀生兒女,不能斷欲,故只戒外色。若自妻妾,或貪樂,或行之不以其道,則同邪淫,不可不知。解詳《文鈔》,熟讀自知,此不備書。

 

復福州佛學社書

  初六日接陳士牧來函,中有諸位求皈依函,外有大事記及綱目二本。知諸位皆具正信心,實行修持,不勝欣慰。然光乃一平常粥飯僧,只知學愚夫愚婦之老實念佛,求生西方。倘或意謂有甚麼高超玄妙,人莫企及之見地與行持,則便成誤會矣。觀諸位來書,並所立章程,似與光之程度心相相彷彿。然自揣涼薄,絕不願為人作師。而遠道函求,亦只可將錯就錯耳。

 

  現今時值末法,而欲挽回此極大極險之狂瀾,必須注重倫常,躬行實踐,方有效力。若不在家庭教育,因果報應,敦篤倫常,恪盡己分上著力。勿道不知佛法,無由得益。即知佛法者,或有「說在一邊,行在一邊」之弊。如是之人,雖曰學佛,實為佛怨。以其以身謗法故也。凡入社者,必須教彼行孝行悌,以及一切所應行之事。其心中必須要閑邪存誠,克己復禮,戒慎其所不睹,恐懼其所不聞。能如是者,方為世間善人,方可學出世法。譬如地基堅固,萬丈高樓,任意建造,必無傾覆倒塌之患。由茲發至誠心,修持淨業。必須決定求生西方,絕不求人天來生福報。

 

  佛法真利益,要以「至誠」得。無論念佛看經,皆須至誠恭敬,切不可學圓融不執著。否則便因之肆無忌憚,以成狂妄魔派矣。又貴地有提倡五部六冊者,此係邪見人依附佛法,傳煉丹家之法,諸位切勿陷於此中。縱昔有入者,今既學佛,當完全丟脫。倘猶兩含糊當作佛法,則其罪非小。

 

  現今無論何等根性,皆須以淨土法門為主。蓋淨土法門,為三世諸佛上成佛道下化眾生之成始成終法門。語其淺近,則三歲孩子皆能修。語其深遠,唯佛與佛方能究盡。淨土,為凡夫依之現生了生死者,置之不究,縱將一切法門通究得十分通徹,誰能現生將煩惱斷得淨盡無餘,而到自力了生死地位乎。仗自力者,既不能得。仗佛力者,又以不知而不注意。則所學之佛法,皆為現在撐場面,未來種善根而已。欲得真實了生死利益,則難之難矣。

 

  女人家,尤須注重「因果倫常」。凡《安士全書》,及《感應篇彙編》,《印光文鈔》,通文義者,皆須人奉一部。由此路上行,上焉者或可體會到此。否則只知圓融不執著,口口說空,步步行有,為家庭之禍患,亦佛法之蟊賊。若論教育之權,女人比男人為大。以相夫教子,冥冥中預為操持。今之世道,人心陷溺,總由女教不昌之所致。使為女子時,即知女人以相夫教子為天職。則後來為人妻為人母,必薰陶化育,令其夫其子女為良為善。女人各能如是,天下豈有不太平之理乎。即不能人各如是,即有一人如是,而其人之夫與子女,亦可如是。由是而傳之於後,亦復良善相襲,而日益加多矣。光說話多絡索,且置之。

 

  今為諸位寄四包觀音頌共二十部,人各一部,此書亦為現今無恃怙時世之大恃怙。光之文鈔,諸位曾看過,去年又另排,現將竣工,三四月當出書,名新印增廣印光文鈔,比前添百一二十頁。若欲利人,當任印若干部。或施送,或照本發售。此刻若任,較比後來便宜。後來係中華書局自賣,此刻係光躉(ㄉㄨㄣˇ)印之價。現以張數與紙皆未定,其價當不能決定,大約每部須七八角上下,以有四百多頁。前年所定之觀音頌,只二百零十頁,須洋三角四分,此有四百一二十頁,紙則加倍。況一二年來戰事屢起,紙源不通,今則紙比前年又貴許多,故當在八角上下耳。

 

https://fabo.hwadzan.com/fabo_detailed?type=002014&pid=HZ43-07

  安士全書,近亦要印。又有壽康寶鑑,已付排,待排完時,即與文鈔同時刷印矣。此係《不可錄》增訂本所改之名,現今少年每每不知保身之道,縱情色欲。由之而死者,當有四分,由之受病以別病而死者,亦有四分。舉世之人,十分之中,直接間接由女色而死者,有其八分,亦可慘也。且勿道縱情花柳,即夫婦之倫,以不知忌諱,因之死亡者,不知有幾何萬數。前年十月事,光以一弟子久病,其妾以終身吃素禱佛,不藥而癒,其氣色淳淨光華,絕少同者,未月餘以犯房事死,故為發心印此書,以拯不知忌諱者之死亡也。

 

  光之性情,不喜張羅。光之教人,隨己職分而為修持,並不另起爐灶。諸位所立之章程甚好,但是要大家通講躬行,則何幸如之。否則便成空套子,則名大而實小矣。今之各外道,無不以祕傳引動無知者入彼教中。將願入時,必須發誓。以後若反其教,則得如何如何之惡報。實則多多都是騙人之法。而以發誓之故,縱有知其非者,亦不敢或有違背及與表章。甚矣,外道祕傳發誓之法之惑人深而羈人固也。

 

  吾佛無祕傳之法,一人如是說,萬人亦如是說。關門塞窗,外設巡邏,只許一人入內,而且小語不令外聞,此道焉有光明正大之事。願諸位悉知其弊,故略述之。所取法名,或因名立,或因字立,加之以智,則便非本名字之義。所謂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因一切人心中本具之理,由無智慧故,便不能克己復禮,格物致知。俾本有之良知,全體發現也。故今各按諸位之名字義致,而加之以智。譬如畫龍點睛,俾諸位一一各得受用本具之明德。則其所誘之人欲之物,自可消滅於無何有之鄉矣。

 

  儒釋道體,本無二致。而其發揮理體與修持工夫,則大相懸殊。不知者以為同,則或致等寸木於岑樓。以為異,則或致置瓶盤於金外。若是人者,皆儒釋二教之罪人也。光少時頗受程朱韓歐之毒,造諸口業。幸以宿世善根,得自惺悟。恐諸位於此同異處,未能分曉,故為略標。新印文鈔中有儒釋一貫序,為楊棣棠作,此書尚未出,及與湯宏昌書,論儒釋同異,看之則可悉知。光冗繁之極,願各努力修持。

 

復慧海居士書七

  昨劍青居士來,持汝手書,不勝欣慰。世教陵遲,婚嫁之事,多皆以殺生張羅為事。不知男女居室,為人倫之始,乃最吉慶事。行此吉慶之禮,致無數物類,歸之死地,且供人食噉,其凶惡不祥甚矣。而世人猶以為榮者,蓋其惡習所致,不詳審以思也。使思之,當有惴惴不安之心,油然而生矣。風俗之轉,皆由一二人倡首而始。汝如此嫁女,(即用素筵)當有效之者。或者奢侈之風,因之漸減也。

 

吾常謂天下不治,匹夫有責。其責何在,在於家庭善教兒女,而教女更為切要。以女若果賢,則必能相成夫德,模範兒女。從茲子子孫孫,相繼為賢善之人。當令令愛詳知此義,文鈔中曾屢屢言之。使彼熟讀而力行焉,則其利益大矣。劍青居士道心真切,頗不易得。但以時促,只留一宿而去,悵何如之。大士頌,已於四月十八日寄五包去,想已收到,共三十五部。後又令再寄若干。餘待二次三次印出,方可全數盡交矣。文鈔已付排,約於年內可出書,比先加三四萬言。然但是聚葉堆沙而已。究於佛法心法,皆不相干耳。

 

復淨善居士書三(節錄)

  今為寄大悲香灰二包,比米更好檢拾。其利益亦與米同,而久不會壞。若遇醫不能治之病,取二分灰,放大碗中,用開水沖之。攪攪,候灰質沈下,將清水倒於一器中。作十次服。每日服三四次。好則不須再服。未好則再沖。其灰包,當供於佛龕下一邊。或掛於高潔之處,不可褻瀆。此係加持萬多遍大悲咒之香灰。凡危險病,即不好,亦當見輕而死。沖過之灰質,加水澆樹,或潑屋上。

https://fabo.hwadzan.com/fabo_detailed?type=002018&pid=HZ27-02

  今用物猶如此,《飭終津梁》、《壽康寶鑑》、息災開示、《了凡四訓》各二本,夾好。其填空之紙,不可棄。乃禮觀音求子疏,及求子三要,亦與一切青年人大有關係之文,無論老少,均不可不知。否則不知節欲而望生子,子尚未生,父已先死。或母因房事過多,而成癆瘵者,不知凡幾。屠友生頗聰明。

 

  今之聰明子弟,多犯手淫之病。令看《壽康寶鑑》,及《了凡四訓》,庶不至致成殘疾,及短命而死之苦禍。昔聖王設官布告。今則父母師友概不說及此事,亦大家惡業之所感也。更有愚人,兒子有病,即為娶妻。意欲病好,實則令其速死耳。可不哀哉。湖南一人兩個兒子,都由此死。第三子有病,尚欲如此,一友呵之遂止。此蓋前生誘人冶遊而死之果報。一個死尚不悟,兩個死了又不悟。若非友人呵,則絕門矣。愚人之心,何竟如此。非怨鬼使他,必不如是之愚也。祈慧察是幸。

 

復淨善居士書四

  汝說二問題,(只一可談,二乃胡說巴道,就在第一中完全破斥了,不必再說。此語只可口傳,不可登報,以免某某人見之作禍。切要之至。)汝妻不肯吃素念佛,試問汝欲常受□□人打罵污辱否,彼必不說常欲。無錫殺縣長,關城三天,捱家搜檢,令全家通走出去,彼搜檢得好東西,都拿去,誰也不敢響。袁麗庭家中許多人念佛,□□兵不來。其家有幾次搜檢者,則好東西通被他拿去。蘇州失守時,□□兵姦淫婦女,慘不忍聞。一女弟子以母死靈柩在家,不忍逃,關門念佛。□兵打門,見他念佛,不污辱他。指其箱,令開翻翻,不拿一物而去。若不是念佛,六七十歲的老人,尚污辱,況此三十餘歲之少婦乎。城門上檢察極嚴,(最初就是兵搜,後才令女人搜檢。)女人也要通身揣摸。持珠念佛者,多不過為嚴察,亦有不察令去者。念佛乃亂世之救難救命妙法。□□人信佛,但是持珠之男女,必不過為虐待。當令一切人皆念佛。凡出外皆持珠念,即要拉夫,也會放過。蕪湖一弟子吳滄洲,乃軍官。民廿四年在綏遠打仗,被□兵捉到,脫衣檢察,見項掛念珠,隨示敬不檢。領見司令,司令乃彼在□□學堂之教員,曰你也來了。吳云我來參觀參觀。司令令放他去。若不是這掛念佛珠,則性命便死於兵手,還有司令領他見乎。此現在逢凶化吉之無上妙法也。汝妻不肯念,若或檢察等事發現,則將何以處。此係人所作之禍。若宿世中怨家對頭來,不念佛只好任他所為,有甚麼法子可免。宋朝陳企殺過人,一日見其人來,知來索命,急念南無阿彌陀佛,怨鬼即站到不前來。愈念的很,怨鬼即去。陳企遂認真念佛。又活數十年往生西方。尚回來附其孫女身,說他往生事。家人謂汝在家,未畫像。肯現像,當畫以供養,便現西方之像。民十九年,蘇州一後生,年廿四,名郭振聲。在蘇州景德路,開合法紙店。陪其本家一老人,來報國寺皈依。光與彼說,現在是一個患難世道,當常念佛及念觀音聖號。彼廿四歲大胖子,那肯聽受。次年臘月往上海,戰事起,不能回蘇,過年還打,不知何時才結束。火車路已斷,坐小火輪繞嘉興回蘇。來去均有強盜搶,彼遂常念觀音聖號,但默念不出聲。夜間強盜來,彼在下艙。下艙有許多窮人,強盜上艙搜刮完,到下艙,窮人的錢通搜去。其人大胖子,穿的皮袍子,強盜並不問他。一船人通搶光,唯他一個不問。乃佛光加被,強盜不看見耳。湖南一女人生產,怨鬼附體,發狂大笑。咬自己手上肉幾口還笑。其公婆看見,沒辦法,遂大聲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其人遂若呆不笑,而兒子生矣。蓋志誠念觀音,怨鬼遂去。汝妻不知,現在不定何時,就有天大的禍。倘曉得預先防禍的道理,打著令他勿念,他也要偷著默念,何用你勸。由其是糊塗無知識,故不知完全在禍患裡住著,反以為安樂。至大禍臨身,無法可免時,恐怕如一聲霹靂,掩耳也來不及了。此之謂痴人可憐憫,而不能救之懵懂蟲。冤枉做一輩子人,可不哀哉。可不哀哉。你將我字教他看。若不識字,替他講說,或即可發心。否則任他向阿鼻地獄裡,常享受閻羅大王的鐵床、銅柱、劍樹、刀山、鑊湯、爐炭的上妙供養。其為樂也,樂無以加。試問他願享受此好供養,及願受此樂否。彼若願,也算是一個好漢子。恐怕他聽也不願聽了。不聽做這個好漢子,要做沒用的念佛老太婆了。

 

  汝行醫,切不可學今之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之庸醫。無論男女,均令彼斷房事。直至大復原後,尚須過月餘,方可一行。否則縱令不死,也成殘廢無用之人。除閨女寡婦不可說,餘俱為說,切勿以為礙口。求子者,須令斷房事半年,以培足先天。待婦天癸淨後,其夜天氣清明,日吉無凶,一行即可受孕。從此永斷房事,生子決定體格強健,心識聰敏,性情賢善。又令夫婦常念觀音聖號,決定可得福德智慧華國宜家之兒女。今之醫生,只知醫病,病之大忌,就是房事,概不肯說。不知由此死了多少青年男女,此雖不是醫生醫死,然不為說病忌而死,亦不能不負誤人性命之罪。若無論什麼病,均令斷房事,則是與人強健長壽安樂,其功德大矣。

 

  勸人吃素念佛念觀音,尚能令人了生脫死超凡入聖,則是藝也而進乎道矣。較彼只醫病者,功德更大多多矣。女人臨產念觀音,決定不會難產。一函遍復中已說。女子從小當學慈善,不生氣,後來好處說不能盡。若愛生氣,後來苦處亦說不盡。若餵兒奶,生大氣,其子必死。小氣其子必病。此從古名醫神醫所未發明者。

 

  女人性情柔和,家道也會和。子孫相觀而善,其利無窮。藥方中治瘧疾方,雖數年十餘年不癒者,亦一治即癒。去年一弟子,為常州十四年之久瘧治好,十四年不知經多少醫生醫過。戒煙方治肝氣胃氣疼,雖數十年者,亦一治即癒。光目不敢在雪白紙上寫,故書於此。瘋狗咬方,多貴藥,藥店均以假藥代。大錢買假藥,反致誤人性命。此方極便宜,但有地鱉蟲。要病家為此蟲念佛超度生西,則兩得其益矣。光老矣,以後切勿來信,以無目力精神應酬也。

 

壽康寶鑑題辭一


印光大師推薦戒淫第一書《壽康寶鑑》

https://fabo.hwadzan.com/fabo_detailed?type=002014&pid=HZ43-07

  人未有不願自己及與子孫悉皆長壽安樂者。若於色欲不知戒慎,則適得其反,誠可痛傷。故孔子曰,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孟子曰,養心者莫善於寡欲。其為人也寡欲,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由是言之,人之死生存亡,係於色欲之能寡與否,居其多半。不慧絕無救世之力,願存壽世之心,爰增輯刊布此書。以期自愛而並愛其子若孫者,得是編而詳閱之。則利害之關,明若觀火。內而戒勖子孫,外而戒勖同倫。又祈輾轉流通,俾遍寰宇。庶一切同人,咸獲壽康。是所馨香而禱祝者。

 

壽康寶鑑題辭二

印光大師推薦戒淫第一書《壽康寶鑑》

https://fabo.hwadzan.com/fabo_detailed?type=002014&pid=HZ43-07

  人從色欲而生,故其習偏濃。一不戒慎,多致由色欲而死。古聖王以愛民之故,即夫婦房事,不惜令遒人以木鐸巡於道路。冀免誤送性命之虞。其慈愛為何如也。及至後世,不但國家政令不復提及。即父母與兒女亦不提及。以致大多數少年,誤送性命,可哀孰甚。不慧閱世數旬,見聞頗多,不禁悲傷。因募印此書,冀諸同倫,咸獲壽康。所願得此書者,各各詳閱,輾轉流通。勿令徒費心思錢財,而毫無實益,則幸甚幸甚。

 

復周群錚居士書(節錄)

  病未大還原,斷斷不可近女色。現在除提倡因果報應及家庭教育,不可挽救。家庭教育,尤須注重因果報應。劉池諸君,可謂知病知藥。然未提及家庭教育,尚未能圓滿具足,祈與諸君詳言之。如來說法,悉順人情,不強人以所難。如受優婆塞戒者,或一、或二、或三、或四,或具受之,悉隨人意。

 

  即如「淫」戒,出家則須全斷,在家則唯制邪淫。以男女居室,大倫所關,故不為制。然既受佛戒,必須節欲。若不為宗祀,唯圖快樂,雖不犯戒,亦有大過,不過比邪淫為輕減耳。菩薩處俗既有妻室,雖無欲念,亦當俯順人情,時行夫婦之事。以凡夫不能無情,若欲絕不與相親,則或出怨恨,致起毀謗佛法之釁。不但不能增長善根,或致造謗業,墮落惡道。

 

  以故「先以欲鈎牽,後令入佛智」,乃曲順人情,巧設方便之大慈悲也。但當「節欲」,不必絕欲,一季一親,庶不致妻有怨望之苦,於汝修持亦無礙,且可以誘令修持淨業。當云,若不修行淨業,即永與絕交,彼自會勉而行之。至於生子與否,固不須論。以汝兄弟子甚多,豈必自己有子,方為不絕先祖之嗣哉。良以夫婦相處,殆有夙緣。不能使其種善根,忍令致彼墮惡道乎。詩云,妻子好合,如鼓琴瑟。兄弟既翕,和樂且湛。宜爾室家,樂爾妻孥。孔子曰,父母其順矣乎。汝一意修行,斷絕欲事,彼或長時怨望,或致抑鬱而死。汝果上品上生,固無大礙。否則於親有拂意之咎,於妻成怨對之人,亦屬大累。較稍開欲事之累,深之多多矣。光為僧人,斷不勸人造業。人既以身從汝,當盡夫婦之道。此實修行要義,倫常至情。祈發菩提之心,攝彼不知欲為苦本者,同生無欲之極樂世界,庶可不負夙生有緣,今為夫婦矣。又妻若生子,則為大累,無子則安樂之極。而姪子一群,何一非子。刻實而論,汝之福,較汝兄汝弟為殊勝多矣。但世人多看不到此,遂畢生為兒女作奴僕。試一思之,實為大幸。此語雖違情,實至理至情。

 

復劉觀善居士書一

  接手書,不勝感愧。光之所說,大似跛夫行路。若行者不以不能行見棄,則不妨歸家安坐,由一步莫行者而得之。令慈宿世於淨土有大因緣,當常以淨土不思議之事理相諭。則以慈善諷經功德,悉作往生資糧。決定俯謝凡流,高預聖會。世之尊親孝親,孰有過於此者。成就一人往生,即成就一凡夫作佛。可於生我者,不竭力勸諭,以期其必果所願乎。徐友天性純摯,惜理路不明。以凡夫知見,妄測佛智。彼謂得丹獲神通,於人天中見母,方肯與母同生西方。此刻若以獨生,於心有不慊然者。其意雖甚善,其事與從井救人,相去不遠。一則少看淨土經論,一則未與淨土知識往還,故有此不通之愚見。夫古今緇素名人,以誦經念佛濟孤者何可勝數。徐君未必不聞其事。樂邦文類第四本,五十八九頁,臨終請僧念佛二次,即獲往生。由此令宗門大老,發心念佛。可知佛慈廣大,有願必從。固不計久修暫修,等垂攝受也。觀經下品下生,乃五逆十惡圓具之人。臨終地獄已現,而遇善知識教念佛名。彼念或十聲,或數聲,即便命終,尚得往生。今以純孝慕親之心,若能發弘誓願,稱念佛名,(四弘誓願,必須普為法界眾生,以不發此心,乃凡夫情見,不易感通。)以此功德,為親消除罪業,增長福慧,求佛慈悲,接引往生。而心與道合,心與佛合。何待彼與母同生,當必母先往生,彼後往生耳。須知淨土法門利益,唯佛與佛乃能究盡。徐君何人,宜其不知,生此種不情之愚見,豈不大可哀哉。

 

  當令彼看樂邦文類此段,又當令看淨土聖賢錄等書。則盲猜瞎斷之臆見,便可消滅淨盡矣。念佛時,毫無感應。係不知佛力,心不懇切。不知佛力,由未深研淨土經論故也。念觀世音自能懇切者,以習聞菩薩尋聲救苦故也。閣下謂彼宿生有業,此語亦頗的確。彼於淨土法門無宿業障,當聞斯行之。何待人勸之再三,尚以此為皮毛,而以丹為主體乎哉。然業由心造,業隨心轉。大丈夫生於世間,豈可任業牽縛,而一一聽命於彼乎。徐君若是個漢子,一聞此言,當如見母墮於水火,急求有大勢力之阿彌陀佛救援。豈肯且緩緩煉丹待成,神通具足時,方求彌陀接引乎哉。念佛一法,徹上徹下,非此法唯被下根也。下根於他法不能修者,於此法固無一不能修之,此所以為如來最大慈悲普度之法門也。攝心念佛,為決定不易之道。而攝心之法,唯反聞最為第一。閣下天姿聰敏,不以禪教自高,專心念佛,足見宿生於此法門有大因緣。不但閣下現生當獲實益,且令令慈,並與闔家眷屬,悉於現生了生脫死。可謂劫外優曇,火中蓮花,不勝欽佩。所云習氣尚強,光不知閣下所指。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閣下已長齋斷葷,斷不至有飲食之習氣。至於女色,亦不至有非理之涉。若其欲心不能即伏者,但常觀不淨,則欲心自息矣。不淨觀名相甚多,一一詳觀,乃專作此觀工夫者之事。吾人不專作此工夫,則籠統觀之固為省力。譬如見美色時,因愛生欲。其對色生愛者,不過一薄皮之光華所惑耳。試揭去此光華之薄皮,則愛心雖至濃,亦當轉而為怕懼厭惡。從前愛心,了無絲毫可得矣。再進而觀其血肉屎尿等,則死屍圊廁了無有異。雖具足莊嚴,直下見其底裡。能作此觀,則不見光華之薄皮,只見內外三十六物種種不淨。古謂觀空既久,不見全人。光謂能作此觀,則不見人,但見此種種不淨耳。

 

  若瞋習強,當常存憫念一切之心。凡有不如意處,悉當原諒他人之情,深培自己之慈。則怨尤不起,仁愛常存,而瞋習便化為烏有矣。此世人習氣之大者,大者既伏,小者自無從生矣。一心念佛,則天清地寧,了無塵氛可得矣。佳作聲韻鏗鏘,惜以凡濫聖,致不貼題。光四十年來斷絕此事,(以杜心中常時推敲之弊耳。)故不能和。

印光大師傳法偈 敦倫盡分,閑邪存誠,信願念佛,求生淨土。.jpg

印光大師開示

  無論在家出家。必須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勞。成人之美。靜坐常思己過。閒談不論人非。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別念。若或妄念一起。當下就要教他消滅。常生慚愧心及懺悔心。縱有修持。總覺我工夫很淺。不自矜誇。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果能依我所說修行。決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

 

  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聖相 (白瓷).jpg

回向:

天下和順,日月清明。風雨以時,災厲不起。

國豐民安,兵戈無用。崇德興仁,務修禮讓。

國無盜賊,無有怨枉。強不凌弱,各得其所。

 

祝願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親,現世業債,咸憑法力,悉得解脫。

 

祝願現生者增福延壽,發菩提心,常隨佛學,勤修精進,利濟群生。

 

祝願已故者往生淨土,同出苦輪,共登覺岸。

 

 

感謝資料來源:

 

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www.hwadzan.com/

 

佛陀教育基金會

http://www.budaedu.or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拒絕色情好男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