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輯證﹞二十、若來羅刹台前,無從懺悔
善 證
重慶府,有一曾姓書生,家中十分富有,而且聰明博學,平生所作的善舉義行,非常的多。但因少時所行所為失檢,且文章都喜歡寫風月之事,而損了陰德,以致科場失敗,終生不得上進,死後自知其罪難逃,還魂回來再作傳家諭一篇,命他兒子刊印勸世,以將功補罪。
首先作詩說:
庚嶺梅花次第開, 紛紛點玉濕妝台,
傲霜殘菊顏猶古, 經雪孤松節不虧,
惟有人生如夢幻, 哪知天道早安排,
英雄氣短難堪問, 積德修功可稱懷。
接著寫諭文如下:
拋子別妻到九泉, 兩眼珠淚總難幹;
人生必須多善行, 限滿之時壽加添;
最苦莫如冥府殿, 善則賞來惡罰嚴;(比人間社會還現實)
鐵面無私真膽戰, 無分貧富是一般;
善者到此神尊勉, 惡者到此怒衝冠;
任爾舌長口能辯, 拍案執簿黑冊觀;
上面注得甚明顯, 事情無漏絲毫尖;
人人從小立正傳, 不犯邪淫頗安然;
孝悌克敦休虧欠, 希賢希聖更希天;
本欲不將己身歎, 難除罪垢刑莫寬;
話出貽笑大方面, 此時難顧羞與慚;
我從年少作事件, 竊玉偷香把人瞞;
及至采芹香水泮, 更加心意偏邪緣;
哪知紅羅將人陷, 除卻前程有二三;
不知悔過把天怨, 難跳龍門虎榜沾;
可惜未飲鹿鳴宴, 自暴自棄甚枉然;
幸得公務盡心辦, 三裡有益獨種賢;
也當解紛與排難, 怎奈難將首惡掩;(萬惡淫為首)
本官勸我教諭選, 事情才妥命又捐;
只為今年是大限, 染疾在身莫保全,
忽焉不起無常見, 中秋月圓我不圓;
死到冥府才知檢, 大王哪由人變遷;(鐵面無私)
定我之罪在鐵案, 銅柱要罰把重愆;
我兒快發救父願, 誦經宣講理不偏;
第一莫把淫惡犯, 第二休得衙門闖;
戒去惡孽千千萬, 可保壽延香煙添;
我罪非得些小善, 即可超脫出獄間;
定要宣講把人勸, 積德累功逾一千;
逢人先將我罪歎, 請得數人四方宣;
各訂一冊日行見, 注銀冊上有准簽;
此回經功本非淺, 次第勤功神喜歡;
可惜前日喪事辦, 繳燒銀錢費若干;
不如求佛來懺悔, 印刊善書功無邊。
諭訓完畢後,即刻又死去了,幸得他兒子仁孝,看見父諭,立即發出慈悲孝念,請高僧來宣講金剛經,印刊戒淫書三千部,曾某才因此而超脫苦海,不但赦免了刑罰,冥王看他文藝超群,舉筆揮灑自如,句句金玉,字字璿珠,特地選他在冥司擔任文官。
假使他的子孫不賢不孝,不肯聽信他的諭文,便無法救他超出苦獄了,而且雖想懺悔,也無法立功來彌補其罪過,仔細想像他寫家諭時那種心境與痛楚,莫不扣人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