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善養生
實例 十則
◎雲間謝漢雲。幼抱沈疴。因念諸惡業中。惟色易犯。遂取繁陽馮太史所輯不可錄。重訂付梓(古時雕版刻書以梓木為上,後因稱書籍刊印為“付梓”)。以廣其傳。及刊鐫(鐫ㄐㄩㄢ)甫成。而病已霍然。後令嗣及諸孫輩。皆名振一時。如星門。霞軒。體三等。相繼獲售。其書香正未有艾也。
◎徐信善。與楊宏。好友也。赴試同寓。遇高僧相云。楊當大貴。徐當貧。是夜。楊偶見寓中處女美麗。計以重賂求淫。徐嚴詞力止之。次日。僧復遇徐。大駭曰。一夕之間如何便有陰騭紋起。易賤為貴。當大顯。復相楊。曰。氣色殊不及昨日。固當與徐同顯。而名次稍後矣。發榜果然。
◎宋簡州進士王行庵。制行不苟。與表弟沈某為鄰。沈素好淫。公每勸之。沈不聽。潛使一僕婦誘公。公嚴拒之。嗣又擇一美婢。使固誘公。公亦嚴拒之。沈意將破公之戒而笑之也。一日公與沈外出。遇盜。沈以舟小得脫。公舟為盜所截。霎時閒雷電震驚。盜戰慄而去。公安然反斾(斾ㄆㄟˋ:古代旌旗末端形似燕尾的下垂飾物)。一無所失。沈後出外回家。見其妻與人苟合。欲取器擊之。手忽不能舉。怒目頓足。浩歎一聲而卒。公年五十。患病設醮。道士奏疏。拜伏良久。復云。查公大限。壽止五旬。天曹以公兩次不淫。并能實意勸人。增算三紀。公聞之悚然。後果壽八十六。親見子孫富貴。
〔批〕此與徐公信善。既能持己以正。又能愛人以德。規之而聽。則人被其澤。即不聽。而勸化熱腸。已足以格天獲福。人亦何憚而不為哉。
◎嘉興府庠(庠,音:ㄒㄧㄤˊ)某生。性喜隱惡揚善。遇子弟親友。談及閨門事。輒正色怒戒。因作口孽戒文。垂訓後學。後進棘闈。放榜前一夕。夢其父語曰。汝前生少年進士。因恃才傲物。上帝罰汝屢困場屋。終不發達。前月有一士。應今科聯捷者。為姦室女除名。 文帝奏汝作口孽戒文勸人。陰功甚鉅。請以汝名補之。汝必聯捷。宜益修德以報天神。生驚喜。登第後。謹厚倍常。仕至御史。
◎席匡。初穎悟。遇一相者曰。子有縱紋入口。當餓死。應在明年。匡甚憂。一日遇有談人閨閫事。甚係名節。匡對之勃然作色。談者心愧而止。其事遂隱。逾年竟無恙。後遇相者怪問曰。子豈有大陰功(隱惡揚善,禁談閨ㄍㄨㄟ 閫ㄎㄨㄣˇ:古稱女子居所,暗指女子私密之事)。何生相頓殊耶。匡後登高位。
◎宋端宗時。元師攻台。臨海民妻王氏。有令姿。披掠至師中。千夫長殺其舅姑與夫。而欲私之。誓婦死不從。佯曰。能俾我為舅姑與夫服期月。乃可事君子(事:侍奉)。千夫長見其不難於死。從所請。仍使俘婦雜守之。師還挈行(挈ㄑㄧㄝˋ,提、舉)。過嵊之清風嶺。王氏仰天歎曰。吾今得死所矣。即囓指寫詩石上。投崖而死。距今八九十年。石上血猶墳起如新。不為風雨所剝。一士人作詩非之云。囓指題詩似可哀。斑斑駁駁上青苔。當初若有詩中意。肯逐將軍馬上來。後其人絕嗣。元楊廉夫亦作詩曰。甲馬駃馱百里程。清風後夜血書成。只應劉阮桃花水。不似巴陵漢水清。後廉夫無子。一夕。夢一婦人曰。爾憶王節婦詩乎。雖不能損節婦之名。而毀謗節義。其罪至重。故天絕爾後。廉夫悔悟。更作詩曰。天隨地老妾隨兵。天地無情妾有情。指血囓開霞嬌赤。苔痕化作雪江清。願隨湘瑟聲中死。不逐胡笳拍裏生。三月子規啼斷血。秋風無淚寫哀銘。後復夢婦人來謝。未幾生一子。
◎鄺子元。有心疾。昏憒如夢。聞有老僧能治。往叩之。僧曰。此疾由淫欲過度。水火不交。凡溺愛冶容而作色荒。謂之外感之欲。夜深枕上。思得冶容。或成夢寐之交。謂之內生之慾。二者糾纏染者。皆耗元精。增疾病。傷性命。必成不治之證。急須先將心內色念。斷除淨盡。再將身體保養。不令走洩。則腎水不至下涸。相火不至上炎。水火既交。自漸愈耳。故曰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宋包宏齋。年八十八。以樞密拜登。精神強健。賈似道意其必有攝養之術。問包。包曰。予有一服丸子藥。乃不傳祕方。似道欣然叩之。包徐曰。虧吃了五十年獨睡丸。滿座大笑。
◎蒲得政。知杭州。鄉老李覺來謁(謁ㄧㄝˋ:參訪晉見)。年已百歲。色澤光潤。公問攝養之術。曰。某術至簡易。但絕慾早耳。
◎太倉張翠。九十餘。耳目聰明。尚能作畫。人問之。答曰。惟慾心淡。慾事節耳。
深信因果不空,拒淫戒色獲福。
廣行勸善之事,改悔尤不嫌遲。
一、推薦閱讀
(一)戒淫經典
(二)因果報應
《三聖經》淺解(太上感應篇、文帝陰騭文、關帝覺世經)
集福消災之道(原名:感應篇彙編白話)
感謝來源分享:了凡弘法學會譯整
https://book.bfnn.org/article2/1447.htm
(三)道德教育
安士全書之欲海回狂(推薦戒淫寶典!)
二、禮請法寶
1.淨宗學會
2.佛陀教育基金會
5.經書電子檔
《延壽保健之道》是由二大戒淫必閱讀的寶典組成:
一、壽康寶鑑
二、太上感應篇
可以的話,建議有心深入研究的師兄、師姐,禮請《安士全書》來閱讀,由於上述幾種書籍的種類、版本不一,在網路上閱讀如有不便,建請親臨全臺各縣市的:
2.「佛陀教育基金會」(台北市中正區杭州南路一段55號3樓)
恭請『實體書籍』回家閱讀;建議親臨詳閱,也可以挑選適合自己閱讀的版本,視其編排風格、內容淺顯或深入而定。
勸善之書,歡迎流通,功德無量!
本文繕打如有謬誤,敬請指教,如有侵權亦請告知。
參考資料來源:
1 佛陀教育基金會
2 華藏淨宗學會
華藏淨宗弘化網:http://www.hwadzan.
其他地區申請法寶:http://www.hwadzan.
大陸同修申請法寶:http://fabo.hwadzan.
敬勸流通善書
善惡兩途,報應昭然。善書流通,功德最大。
傳一人者,當十善;傳十人者,當百善。
傳大富、大貴、大豪傑者,當千善。
重印流通、廣布贈送者,當萬善。
時時稱說、時時提醒,
使世人無不聞言感動,善緣無邊、福緣亦無邊矣。
轉錄:玉歷寶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