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誓持戒
◎昔周裕嘗集善友。以戒邪淫單式。刊布同社。每人各領一單。分勸十人。謹列鄉貫年庚。各自出名簽押。焚告於文武二帝前。(文武二帝:文昌帝、關武帝)嗣後動念發言。務期戰兢惕勵。不敢少涉邪淫。不幸有犯此者。愧悔一萌。已足消彌天之大過。幸而未犯此者。從今堅制。不致貽白壁之微瑕。彼此相規。始終不易。轉相廣勸。俾世人永斷孽根。咸歸正路。則功茂而福無量矣。
◎駱季和云。古人云。萬惡淫為首。百行孝為先。余嘗推斯二語。以竟厥旨。而知相反適以相成。此其理可得而論焉。夫既以淫為萬惡之首。則可例知不淫之為百行先資矣。既以孝為百行之先。則可例知不孝之為萬惡本源矣。反覆比勘。一言已足。而此更析而二之者。何哉。蓋好淫即不能全孝。而欲全其孝。必自不淫始。古昔聖人之制婚姻也。申以媒妁。裁以六禮。小之則為嗣續主祭明倫輔德之要。大之則為治國平天下之本。無非欲人始終以全其孝耳。故曰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世衰道微。聖哲不作。古意盡失。禮等具文。以夫婦為欲樂之具。年少德業未成。已知少艾之可慕。為父母者。亦復為之詭隨。藉以維繫人子之心。由是公然以好色為人生正當之事。且張大其辭曰。繼血統。綿嗣續。浸假而夫婦之情彌篤。父母之養以虧。工於媚內。外父母而墮大不孝。正不必甕牖繩樞(ㄨㄥˋ ㄧㄡˇ ㄕㄥˊ ㄕㄨ,比喻貧寒之家)之族。而色母誶(誶ㄙㄨㄟˋ,斥責)姑。久已沿為風尚矣。人情難於遷善。而易於習惡。夫既以視夫婦為欲樂之具矣。勢必男女異同之見愈深。貪淫愛慕之念日熾。得新厭故。觸處生情。視天下男女。無不可供吾之欲樂者。而邪淫之風以啟。相妒相殺。傷身辱親。萬惡叢興。百行俱廢。不孝之罪。莫斯為甚。推厥由來。豈非兆於當日夫婦一念淫欲之故乎。故曰二語實相反而適相成也。不知者猶欲以此淫宇強分邪正。其可謂深得古人之微旨乎。經曰。一切眾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欲因愛生。命因欲有。眾生愛命。還依欲本。當知輪迴。愛為根本。又曰。由於欲境。起諸違順。境背愛心。而生憎嫉。造種種業。是故復生地獄餓鬼。此可知淫為人生大患。初不分邪正也。惟吾人自無始以來。久因愛欲而得此身。家獄已成。業根難拔。如來憐憫。猶開方便之門。得戒邪淫。許託蓮華之種。【戒得香經云:不犯他妻,所在化生蓮華之中。】余之為此言者。非必以嚴格絕欲主義。強人情所難能。實願同志深知徒貪閨房欲樂。不顧倫常大義者。已為悖理。何況馳情外遇。視為固常。因而推知雖力戒邪淫。不過完得人乘五戒之一。若復恣情漁獵。必難免三塗惡道之淪。由是感發興起。力圖自振。內端齊家之本。外絕爭逐之心。溯委尋源。奮功修於一旦。泥洹在望。【佛般泥洹經云:戒邪淫,得五增福。入泥洹道。】十罪頓超【法苑珠林云。邪淫犯十罪】。我佛誠言。不吾欺也。爰定誓盟。對神宣發。用資防守。昭格來茲。凡在佛子。諒有同心。聊綴數言。以當喤引。
一、推薦閱讀
(一)戒淫經典
(二)因果報應
《三聖經》淺解(太上感應篇、文帝陰騭文、關帝覺世經)
集福消災之道(原名:感應篇彙編白話)
感謝來源分享:了凡弘法學會譯整
https://book.bfnn.org/article2/1447.htm
(三)道德教育
安士全書之欲海回狂(推薦戒淫寶典!)
二、禮請法寶
1.淨宗學會
2.佛陀教育基金會
5.經書電子檔
《延壽保健之道》是由二大戒淫必閱讀的寶典組成:
一、壽康寶鑑
二、太上感應篇
可以的話,建議有心深入研究的師兄、師姐,禮請《安士全書》來閱讀,由於上述幾種書籍的種類、版本不一,在網路上閱讀如有不便,建請親臨全臺各縣市的:
2.「佛陀教育基金會」(台北市中正區杭州南路一段55號3樓)
恭請『實體書籍』回家閱讀;建議親臨詳閱,也可以挑選適合自己閱讀的版本,視其編排風格、內容淺顯或深入而定。
勸善之書,歡迎流通,功德無量!
本文繕打如有謬誤,敬請指教,如有侵權亦請告知。
參考資料來源:
1 佛陀教育基金會
2 華藏淨宗學會
華藏淨宗弘化網:http://www.hwadzan.
其他地區申請法寶:http://www.hwadzan.
大陸同修申請法寶:http://fabo.hwadzan.
敬勸流通善書
善惡兩途,報應昭然。善書流通,功德最大。
傳一人者,當十善;傳十人者,當百善。
傳大富、大貴、大豪傑者,當千善。
重印流通、廣布贈送者,當萬善。
時時稱說、時時提醒,
使世人無不聞言感動,善緣無邊、福緣亦無邊矣。
轉錄:玉歷寶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