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字近證 附
書契之治。古以汗簡。一變而用楮墨。再變而為 剞劂。 浸趨巧便。而文字之流行益廣矣。剞劂之法。先以紙書之。覆而糊之於板。復摩擦其紙背。俾紙去而字存。此擦去之紙。仍有字形。不可褻汙。嘉慶乙丑之秋。杭城保佑橋。鍥工金姓。病中見兩鬼隸攝去。拜謁堂皇。所見神如貴官像。神曰。汝穢褻字紙。法當刑責。金訴以術業在是。不得不爾。神曰。不然。汝當摩擦之際。所落紙屑。宜收置淨處。隨時焚送。汝乃灑棄堦除。甚至傾潑垃圾之中。無處不有。非穢褻而何。金無詞。竟受責。 迨醒。 臀股痛楚殊甚。噫。之神示誡深切。而復為職是業者。開一消孽法門。人亦何憚而不遵奉哉。爰記是事。殿於末頁。願業刻字者。以此為前車之鑑。而謹循神教。則幸矣。陳海曙記
惜字近證(白話文)
書籍的刻印和製作,古代使用竹簡,之後變為使用紙墨,再後來又變為使用雕板刻印,從而逐漸快速方便,使文字的流通日益廣泛。雕板刻印的方法,是先在紙上寫好文字,然後反過來貼在板上,反復摩擦紙的背面。這樣,紙被擦掉後,字就留到板上了。但擦去的紙上仍有字形,不可褻汙。
清朝嘉慶乙丑年的秋天,杭州城保佑橋一帶,有一位刻字工,姓金,在病中看到兩個鬼卒將他捉拿而去,帶到殿中叩拜,見到的神明像一位高官,對他說:「你穢褻字紙,依法應受刑罰。」金某訴說自己從事的就是這種工作,不得不這樣做。神明說: 「不是這樣的。摩擦時落下來的紙屑,應當收拾到乾淨的地方,隨時焚化。你卻將之散落在臺階上,甚至傾倒在垃圾之中,無處不有,不是穢褻是什麼呢?」金無言以對,受到責罰。醒後感覺臀部和大腿特別疼痛。
神明的訓誡真是深切,而且又為從事這種職業的人開啟了一個消除罪孽的法門。人們為什麼懼怕繁瑣,不去遵守奉行呢?所以,筆者記述了這件事,放在《不可錄》的最後一頁。殷切期望從事印刷業的人,將這件事做為前車之鑒,鄭重遵守神明的教導,不要褻瀆字紙,就是值得慶倖的事了。
——陳海曙記
感謝
報佛恩網 提供文字檔案
https://book.bfnn.org/books/0501.htm
惜字近證 白話文: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0917/11/8521159_410138403.shtml
一、推薦閱讀
(一)戒淫經典
(二)因果報應
《三聖經》淺解(太上感應篇、文帝陰騭文、關帝覺世經)
集福消災之道(原名:感應篇彙編白話)
感謝來源分享:了凡弘法學會譯整
https://book.bfnn.org/article2/1447.htm
(三)道德教育
安士全書之欲海回狂(推薦戒淫寶典!)
二、禮請法寶
1.淨宗學會
2.佛陀教育基金會
5.經書電子檔
《延壽保健之道》是由二大戒淫必閱讀的寶典組成:
一、壽康寶鑑
二、太上感應篇
可以的話,建議有心深入研究的師兄、師姐,禮請《安士全書》來閱讀,由於上述幾種書籍的種類、版本不一,在網路上閱讀如有不便,建請親臨全臺各縣市的:
2.「佛陀教育基金會」(台北市中正區杭州南路一段55號3樓)
恭請『實體書籍』回家閱讀;建議親臨詳閱,也可以挑選適合自己閱讀的版本,視其編排風格、內容淺顯或深入而定。
勸善之書,歡迎流通,功德無量!
本文繕打如有謬誤,敬請指教,如有侵權亦請告知。
參考資料來源:
1 佛陀教育基金會
2 華藏淨宗學會
華藏淨宗弘化網:http://www.hwadzan.
其他地區申請法寶:http://www.hwadzan.
大陸同修申請法寶:http://fabo.hwadzan.
敬勸流通善書
善惡兩途,報應昭然。善書流通,功德最大。
傳一人者,當十善;傳十人者,當百善。
傳大富、大貴、大豪傑者,當千善。
重印流通、廣布贈送者,當萬善。
時時稱說、時時提醒,
使世人無不聞言感動,善緣無邊、福緣亦無邊矣。
轉錄:玉歷寶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