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應篇直講(註解)
第一章 明義
第二章 示警
第三章 鑒察
第四章 積善
第五章 善報
第六章 諸惡
第七章 惡報
第八章 指微
第九章 悔過
第十章 力行
太上,是太上老君,姓李名耳,得道為仙家之祖,係上天至尊之聖。感應篇,是太上勸人作善之書。感,是感動,應,是報應;言人以善惡感動,天必有禍福報應。篇中前半勸善說大綱,後半戒惡說細目。據管窺之見,竊以為眾善之細目,即具在諸惡之對面。如忠字是綱,後半輕蔑天民等句之對面,便是目;孝字是綱,後半違父母訓等句之對面,便是目;不彰人短句,是綱,後半凡說口過之對面,都是目;推多取少句,是綱,後半凡說貪財之對面,都是目。即此類推,句句皆然。
今不自揣,將戒惡一百數十條,指出對面,意欲發明,聖人蘊蓄之旨,俾人一面改過,一面便得遷善,敢質世間高明斧政焉。至其義理,都從格言因果中出,亦非敢杜撰取戾也。朱子之說理,猶如白話,務使人人了悟;是編倣此,號曰直講。伏望四方善士,躬行心得之後,口頭存方便,舌上積陰功,到處講講,開悟群迷,均出禍關,共登福路。諒仁人樂從事焉。
【明義章 第一】
太上曰。
太上老君說道。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凡人的禍害福利,原無一定的門路,只在人自做自受。召,是招來的意思。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人作善必有福報,作惡必有禍報,就像人身的影子,跟定那身體一樣,不曾差了些。這四句,是一篇的大主意,後面許多說話,都該括得盡。
一、推薦閱讀
(一)戒淫經典
(二)因果報應
《三聖經》淺解(太上感應篇、文帝陰騭文、關帝覺世經)
集福消災之道(原名:感應篇彙編白話)
感謝來源分享:了凡弘法學會譯整
https://book.bfnn.org/article2/1447.htm
(三)道德教育
安士全書之欲海回狂(推薦戒淫寶典!)
二、禮請法寶
1.淨宗學會
2.佛陀教育基金會
5.經書電子檔
《延壽保健之道》是由二大戒淫必閱讀的寶典組成:
一、壽康寶鑑
二、太上感應篇
可以的話,建議有心深入研究的師兄、師姐,禮請《安士全書》來閱讀,由於上述幾種書籍的種類、版本不一,在網路上閱讀如有不便,建請親臨全臺各縣市的:
2.「佛陀教育基金會」(台北市中正區杭州南路一段55號3樓)
恭請『實體書籍』回家閱讀;建議親臨詳閱,也可以挑選適合自己閱讀的版本,視其編排風格、內容淺顯或深入而定。
勸善之書,歡迎流通,功德無量!
本文繕打如有謬誤,敬請指教,如有侵權亦請告知。
參考資料來源:
1 佛陀教育基金會
2 華藏淨宗學會
華藏淨宗弘化網:http://www.hwadzan.
其他地區申請法寶:http://www.hwadzan.
大陸同修申請法寶:http://fabo.hwadzan.
敬勸流通善書
善惡兩途,報應昭然。善書流通,功德最大。
傳一人者,當十善;傳十人者,當百善。
傳大富、大貴、大豪傑者,當千善。
重印流通、廣布贈送者,當萬善。
時時稱說、時時提醒,
使世人無不聞言感動,善緣無邊、福緣亦無邊矣。
轉錄:玉歷寶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