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聖蹟圖

 

簡介

教育,是國家之命脈;人失教育,如樹無根,家失棟樑,室失倫常。使民不安,天下亂矣。

美滿的社會,是建設在「富而好禮」,繼而是講究「民主與自由」。我們的社會,似乎距離這期許,越離越遠了,乃甚於難以收拾的現象。究其原因,在於教育精神少了開明與公德心。就今日一般而論,大多汲汲於「富利」的追求,而對「禮」的實踐,卻被人忽略。導致違禮犯義的行為比比皆是,必然帶來
社會脫序,亂象叢生,人心不軌,道德沉淪。成年人見利忘義,青少年任性妄為,既不明廉,亦不知恥,縱慾墮落,不擇手段於權位利益之爭,且狂妄自大,不知廉恥謙讓為何物。

孔子的一生,為學行教,一切遵循「以仁為本,以禮為先。」唯有行「仁」方知「民主」的可貴;唯能循「禮」才配講「自由」的精神。《曲禮》云:「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所以試觀中國史來,凡重儒教時代或國家,無不尊卑有序、上下相安。明廉知恥,循法守分,而呈現一片祥和氣象。

或云:孔子是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教學理論,豈能通用於今否?此言差矣,大道至理豈有時空之隔閡,唯以謙恭領略方能受益。孔子說:「溫故而知新。」故者:是經驗與常識累積,新者:是知識的發明。比喻說,沒有健全的思想體質,又能如何消化新知識呢?因而筆者認為,聖人的智慧與使命是無私的,志在濟世救民的,不同於凡夫的聰明,僅限於名聞利養。是故四書五經,立國利人之魂,尤其「論語」一書,是吾人安身立命,救國圖強之聖典,更不可不讀也。

孔子聖蹟圖」,是描述孔子一生為學行教的精神事蹟,以及與弟子間的行誼記錄。讀其文獻,構思行儀,遂有德風偃蹇之感。繪製之初,十分審慎,經聖裔孔奉祀官德成先生,審慎考證選定,去蕪存菁為三十二幅,復承先師李炳南雪廬老人述說指導,歷三年,始成於一九九一年初。

作者: 江逸子 老師

禮請法寶

http://fabo.hwadzan.com/fabo_detailed?type=002111&pid=HZ31-13-01

 

編號

HZ31-13-01

規格

16開 平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拒絕色情好男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