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情、暴力氾濫的時代,需要戒色、拒淫的正能量。遠離邪淫、拒絕色情,做個好男人!
- Oct 16 Tue 2018 09:57
太上感應篇直講(註解)第四章 積善
- Oct 16 Tue 2018 09:52
太上感應篇直講(註解)第三章 鑒察
- Oct 16 Tue 2018 09:51
太上感應篇直講(註解)第二章 示警
- Oct 16 Tue 2018 09:49
太上感應篇直講(註解)第一章 明義
- Oct 16 Tue 2018 09:45
《太上感應篇直講》太上感應篇(全文)
- Oct 16 Tue 2018 09:40
《太上感應篇直講》重印太上感應篇的宗旨—唐湘清
- Oct 16 Tue 2018 09:34
《太上感應篇直講》重印太上感應篇直講序—李炳南(新序)
- Oct 16 Tue 2018 09:28
《太上感應篇直講》序—印光大師(原序)
印光大師 太上感應篇直講序
人性本善,由對境涉緣,不加檢察,遂致起諸執著、好惡,種種情見,以埋沒本性者,比比皆是。由是古之聖人各垂言教,冀人依行,以復其初。其語言雖多,總不出格物致知,明明德,止至善而已。所言格物者,格,如格鬪,如一人與萬人敵;物,即煩惱妄想,亦即俗所謂人欲也。與煩惱妄想之人欲戰,必具一番剛決不怯之志,方有實效。否則心隨物轉,何能格物?致者,推極而擴充之謂;知,即吾人本具愛親、敬兄之良知;非由教由學而始有也。然常人於日用之中,不加省察檢點,從茲隨物所轉,或致並此愛親、敬兄之良知亦失之;尚望其推極此良知,以遍應萬事,涵養自心乎!是以聖人欲人明明德,止至善;最初下手,令先從格物致知而起,其所說工夫,妙無以加。然欲常人依此修持,須有成範,方能得益。五經、四書,皆成範也;但以文言浩瀚,兼以散見各書,不以類聚,頗難取法;而未多讀書者,更無因奉為典型也。太上感應篇,撮取惠吉,逆凶,福善、禍淫之至理,發為掀天、動地、觸目、驚心之議論。何者為善?何者為惡?為善者得何善報?為惡者得何惡報?洞悉根源,明若觀火。且愚人之不肯為善,而任意作惡者,蓋以自私自利之心使之然也。今知自私自利者,反為失大利益,得大禍殃,敢不勉為良善,以期禍滅福集乎?由是言之,此書之益人也深矣!故古之大儒,多皆依此而潛修焉。清,長洲、彭凝祉,少奉此書,以迄榮膺殿撰,位登尚書後,尚日讀此書,兼寫以送人,題名為元宰必讀書;又釋之曰,非謂讀此書,即可作狀元宰相,而狀元宰相,決不可不讀此書。其發揮可謂透澈之極,然見仁見智,各隨其人之性質。此書究極而論,止乎成仙;若以大菩提心行之,則可以超凡入聖,了脫生死,斷三惑以證法身,圓福慧以成佛道;況區區成仙之人天小果而已乎。此書註解甚多,惟清,元和、惠棟之箋註,最為精深宏暢,惜非博學之士不能閱。次則彙編,實為雅俗同觀之最上善本,而不甚通文之婦孺,猶難領會。惟直講一書為能普益,然文雖淺顯,詞甚優美,淺而不俗,最易感人。香濤居士,出資千圓,排印廣布;亦有同志各相輔助,願令此書周徧寰宇。庶幾人修十善,家敦孝弟;知禍福之惟人自召,善惡之各有報應,則誰肯為惡而召禍乎?此風一行,善以善報,則禮讓興行,干戈永息,人民安樂,天下太平矣。願有財力智力者,或廣印以流布,或說法以講演。俾未失本性者,愈加純真,已失本性者,速復厥初,其為功德,何能名焉!
- Oct 16 Tue 2018 09:23
《太上感應篇直講》印光祖師 稱讚感應篇、陰騭文嘉言錄
印光祖師稱讚感應篇、陰騭文嘉言錄
▲培德。常常看感應篇、陰騭文。(騭,讀音ㄓˋ。)善則隨分隨力而行。惡則如怨如讎而去。(讎,讀音ㄔㄡˊ。)袁了凡行功過格。乃認真體察。絲毫不容放過。故命本不壽而壽。無大功名而大功名。無子而有子。
- Oct 16 Tue 2018 08:48
《壽康寶鑑》惜字近證
惜字近證 附
書契之治。古以汗簡。一變而用楮墨。再變而為 剞劂。 浸趨巧便。而文字之流行益廣矣。剞劂之法。先以紙書之。覆而糊之於板。復摩擦其紙背。俾紙去而字存。此擦去之紙。仍有字形。不可褻汙。嘉慶乙丑之秋。杭城保佑橋。鍥工金姓。病中見兩鬼隸攝去。拜謁堂皇。所見神如貴官像。神曰。汝穢褻字紙。法當刑責。金訴以術業在是。不得不爾。神曰。不然。汝當摩擦之際。所落紙屑。宜收置淨處。隨時焚送。汝乃灑棄堦除。甚至傾潑垃圾之中。無處不有。非穢褻而何。金無詞。竟受責。 迨醒。 臀股痛楚殊甚。噫。之神示誡深切。而復為職是業者。開一消孽法門。人亦何憚而不遵奉哉。爰記是事。殿於末頁。願業刻字者。以此為前車之鑑。而謹循神教。則幸矣。陳海曙記
- Oct 16 Tue 2018 08:43
《壽康寶鑑》不可錄紀驗
不可錄紀驗 附
◎友人季邦采。為吳興知名士。住南潯鎮。方予初印不可錄。適季掌教鎮海。札致二百本。囑其分給生童。比接來信。責予迂闊。且云已將此錄置之高閣矣。未兩日。差人來言。願刷五百本。予理前說以卻之。旋復專足持札堅懇。始知夢伊父諄囑云。爾不印送不可錄。爾子烏能入泮。因囑刷印一千本。廣為流布。後據云接到伊子采芹之信。正發願印書之日也。其靈驗如此。杭城新橋。積翠庵僧靜緣。向好善。一日大雪叩門。余以為募緣。曰我家貧寒。無力相助。僧曰願借不可錄板。刷印幾千本施送。余欣諾之。而詰其何以陡發此念。冒雪而來。僧曰。昨夜夢土地神告曰。印送不可錄。可免大災。今早遍訪施主。知板係潭府所藏。故特來借取耳。僧印送後。次年居民失火。左右均遭回祿。獨僧庵無恙。益信神明勸善。冥冥不爽。
- Oct 16 Tue 2018 08:32
《壽康寶鑑》闢自由結婚邪說文
闢自由結婚邪說文
人稟天地陰陽之氣。受父母精血之質而生。其初生以至三四歲。一舉一動。皆須父母撫育。自後雖能自行動。而諸凡事理。皆須父母安排教導。否則便不能生存于世。及其年長。則父母為之擇配。俾得享男女居室之樂。以期內外相輔。得以奉父母而盡子職。綿世系而防老死。此天地固然之道。聖人法天制禮。俾人各守彝倫。以盡人道與子道耳。若不依聖人之禮。與父母之命。唯以兩情愛戀而為夫婦。則與禽獸何異。彼不知好歹者。專效歐洲惡風。盛倡自由結婚。何不倡初生即不受父母撫育教導。而自由成立為人乎。彼若能一生于世。即自由成立。絕不受父母撫育教導。則自由結婚。實為至當之理事。若不能如此。唯年長能以自力致男女愛戀為標準者。即為逆天悖理侮聖蔑倫之極重罪人也。其心行與禽獸同。實則禽獸不如也。何也。以禽獸不知倫理。人知倫理。知倫理而廢倫理。斯居禽獸之下矣。無錫章甫居士楊鍾鈺。欲挽頹風。作闢自由結婚邪之文。因為序引。以發其所未發。冀倡此說者。咸覺悟焉。
古莘趙紹伊序
- Oct 16 Tue 2018 08:31
《壽康寶鑑》保身廣嗣要義
保身廣嗣要義
褚尚書廣嗣說。古者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欲其陰陽完足。故交而孕。孕而育。育而壽。後世不能遵。男未滿十六。女未滿十四。早通世故。則五臟有不滿之處。後來有奇怪之病。是以生多不育。民多夭亡。總因未知為人父母之道。此道關係不小。卻是為父者不便教子。為師者不便傳弟。後來始覺。悔之晚矣。特以粗淺之言。欲使後生都曉。凡女子十四歲後。經水每月一來。三日方止。總以三十日來一次為正。若二十幾日便來。或三十幾日方來。便為經水不調。多難得子。故須服藥。先調女經。經調然後夫婦相合。須待經血三日已淨之後。方可行之。袁了凡云。凡婦人行經將盡。只有一日絪縕之候。謂春意動也。但含羞不肯言。為丈夫者。平日密告之。令其至此自言。可以一舉而得。張景岳云。男女交姤成胎者。精血還是後天有形之物。而一點先天無形之氣到。然後成孕。男子先天之氣勝。多生男。女子先天之氣勝。多生女。正在兩氣齊到。適逢其會處分也。但女子非情動之極不易到。到則子宮必開。吸而受孕矣。但恐男子精薄不能成胎。施於無用耳。故上等者保精數月纔一行。古云。寡慾多生子是也。中等者待女子經淨之後則行。或月明朗無風雨之夜亦可。平常之日。不近女身。或另一房。另一床。另一被。不唯生子易成。自己身體亦保。若下等者不論時日。或三五夜一次。此人必成內傷。又有下而又下者。夜夜一次。或一夜兩次。如此亡命之徒。必定精如水薄。不久得暴病而死。凡朔望先夜。不可行。五更半夜。身中陽氣初生。一次當百次。不可行。身有小病。不可行。【輕病變重病。必死。】醉飽之後。坐船走路。二三日內不可行。大風大雷。大冷大熱。日蝕月蝕。神前柩後。持齋祭祀。日月燈燭光照。不可行。庚申日。甲子日。本命生辰日。每月二十八日。【人神在陰】不可行。且男女交姤。與夢遺之後。三五日內。莫下冷水。不可沾一切冷飯食。不可吃涼藥。如必要服藥之病。寧可對醫明言。猶之孕婦。不可全靠勘脈。庶不誤事。暑天不可貪涼。冷天不可冒風雨。若犯之。必有厥陰之證。男縮陽。女縮乳。四肢冰冷。肚疼而死。雖參附不救。女子行經體虛者。禁忌亦同。又如小產。大半由夫婦不謹。三五月內明產。人得而知。一月半月內暗產。人多不知。蓋一月屬肝。肝主疏泄。夫婦不謹。常有前半月受胎。後半月已墮而不知者。甚有屢孕屢墮。肝脈屢傷。途至終身不孕者有之。凡婦人受胎後。謹戒不犯。百不失一。況子在腹中。賴母經血保養。交姤一次。胎元便損一次。倖得生下。病患必多。痘證必險。多難養成。世之愛子者。多方隄防保全。至十六七歲。根本不傷。一生少病。那知在母腹中。早已受此傷慘。出世不得成人。是誰之過。豈不痛哉。有用丸散入宮而種子。豈精血中更容渣滓混合乎。古語云。種子而生子。斷筋穿骨死。甚言種未必生。生未必育。徒造孽也。是皆為父母之道。昔者樂與人言。今老矣。不能徧及。作此以代口傳。世人各知自愛。以愛其子可也。
◎孫真人曰。人身非金鐵鑄成之身。乃氣血團結之身。人於色慾不能自節。初謂無礙。偶爾任情。既而日損月傷。精髓虧。氣血敗。而身死矣。蓋人之氣血。行於六經。一日行一經。六日而週六經。【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是謂六經。】故外感之最輕者。必以七日經盡而汗解。蓋氣血一週也。人當慾事濃時。無不心跳自汗。身熱神迷。蓋因骨節豁開。筋脈離脫。精髓既洩。一經之氣血即傷。一經既傷。必待七日氣血仍週至此經之日。方能復元。易云。七日來復。即休養七日之義。世人未及七日而又走洩。經氣不能復元。一傷再傷。以致外感內虧。百病俱起。人皆歸咎時氣。指為適然之病。不知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由於未能謹守七日來復之義也。今立限制。以為節慾保身之本。二十歲時。以七日一次為準。三十歲時。以十四日一次為準。四十歲時。則宜二十八日一次。五十歲時。則宜四十五日一次。至六十歲時。則天癸已絕。不能發生。【男子二八而天癸至。十六歲也。八八而天癸絕。六十四歲也。女子二七而天癸至。十四歲也。七七而天癸絕。四十九歲也。天癸者。天一之水。謂精髓血脈流通宣洩。可以發生也。天癸絕則不能發生矣。】急宜斷色慾。絕房事。固精髓。以清潔閉藏為本。萬不可走洩矣。以上限制日期。專指春秋兩季而言。若冬夏兩季。一則火令極熱。發洩無餘。一則水令極寒。閉藏極密。即少年時。亦以斷慾為主。否則二十歲時。或可十四日一次。三十歲時。或可二十八日一次。四十歲時。或可四十五日一次。至五十歲時。血氣大衰。夏令或可六十日一次。冬令則宜謹守不洩。蓋天地與人之氣。冬令閉藏至密。專為來春發生之本。尤重於夏令十倍也。依此者。可卻病延年。違此者。必多病促壽。
- Oct 16 Tue 2018 08:19
《壽康寶鑑》保身立命戒期及天地人忌
- Oct 16 Tue 2018 08:16
《壽康寶鑑》誓願文式
- Oct 16 Tue 2018 08:14
《壽康寶鑑》發誓持戒
發誓持戒
◎昔周裕嘗集善友。以戒邪淫單式。刊布同社。每人各領一單。分勸十人。謹列鄉貫年庚。各自出名簽押。焚告於文武二帝前。(文武二帝:文昌帝、關武帝)嗣後動念發言。務期戰兢惕勵。不敢少涉邪淫。不幸有犯此者。愧悔一萌。已足消彌天之大過。幸而未犯此者。從今堅制。不致貽白壁之微瑕。彼此相規。始終不易。轉相廣勸。俾世人永斷孽根。咸歸正路。則功茂而福無量矣。
◎駱季和云。古人云。萬惡淫為首。百行孝為先。余嘗推斯二語。以竟厥旨。而知相反適以相成。此其理可得而論焉。夫既以淫為萬惡之首。則可例知不淫之為百行先資矣。既以孝為百行之先。則可例知不孝之為萬惡本源矣。反覆比勘。一言已足。而此更析而二之者。何哉。蓋好淫即不能全孝。而欲全其孝。必自不淫始。古昔聖人之制婚姻也。申以媒妁。裁以六禮。小之則為嗣續主祭明倫輔德之要。大之則為治國平天下之本。無非欲人始終以全其孝耳。故曰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世衰道微。聖哲不作。古意盡失。禮等具文。以夫婦為欲樂之具。年少德業未成。已知少艾之可慕。為父母者。亦復為之詭隨。藉以維繫人子之心。由是公然以好色為人生正當之事。且張大其辭曰。繼血統。綿嗣續。浸假而夫婦之情彌篤。父母之養以虧。工於媚內。外父母而墮大不孝。正不必甕牖繩樞(ㄨㄥˋ ㄧㄡˇ ㄕㄥˊ ㄕㄨ,比喻貧寒之家)之族。而色母誶(誶ㄙㄨㄟˋ,斥責)姑。久已沿為風尚矣。人情難於遷善。而易於習惡。夫既以視夫婦為欲樂之具矣。勢必男女異同之見愈深。貪淫愛慕之念日熾。得新厭故。觸處生情。視天下男女。無不可供吾之欲樂者。而邪淫之風以啟。相妒相殺。傷身辱親。萬惡叢興。百行俱廢。不孝之罪。莫斯為甚。推厥由來。豈非兆於當日夫婦一念淫欲之故乎。故曰二語實相反而適相成也。不知者猶欲以此淫宇強分邪正。其可謂深得古人之微旨乎。經曰。一切眾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欲因愛生。命因欲有。眾生愛命。還依欲本。當知輪迴。愛為根本。又曰。由於欲境。起諸違順。境背愛心。而生憎嫉。造種種業。是故復生地獄餓鬼。此可知淫為人生大患。初不分邪正也。惟吾人自無始以來。久因愛欲而得此身。家獄已成。業根難拔。如來憐憫。猶開方便之門。得戒邪淫。許託蓮華之種。【戒得香經云:不犯他妻,所在化生蓮華之中。】余之為此言者。非必以嚴格絕欲主義。強人情所難能。實願同志深知徒貪閨房欲樂。不顧倫常大義者。已為悖理。何況馳情外遇。視為固常。因而推知雖力戒邪淫。不過完得人乘五戒之一。若復恣情漁獵。必難免三塗惡道之淪。由是感發興起。力圖自振。內端齊家之本。外絕爭逐之心。溯委尋源。奮功修於一旦。泥洹在望。【佛般泥洹經云:戒邪淫,得五增福。入泥洹道。】十罪頓超【法苑珠林云。邪淫犯十罪】。我佛誠言。不吾欺也。爰定誓盟。對神宣發。用資防守。昭格來茲。凡在佛子。諒有同心。聊綴數言。以當喤引。
- Oct 16 Tue 2018 08:12
《壽康寶鑑》同善養生(十則)
同善養生
實例 十則
◎雲間謝漢雲。幼抱沈疴。因念諸惡業中。惟色易犯。遂取繁陽馮太史所輯不可錄。重訂付梓(古時雕版刻書以梓木為上,後因稱書籍刊印為“付梓”)。以廣其傳。及刊鐫(鐫ㄐㄩㄢ)甫成。而病已霍然。後令嗣及諸孫輩。皆名振一時。如星門。霞軒。體三等。相繼獲售。其書香正未有艾也。
- Oct 16 Tue 2018 08:08
《壽康寶鑑》悔過案(十五則)
- Oct 16 Tue 2018 08:06
《壽康寶鑑》禍淫案(三十九則)
禍淫案
三十九例
◎李登。年十八為解元。後五十不第。詣葉法師師間故。師以叩文昌帝君。帝君命吏持籍示曰。李登生時。上帝賜玉印。十八發解。十九作狀元。五十二位右相。緣得舉後。私窺鄰女。事雖不諧。而繫其父於獄。以此遲十年。降二甲。繼又侵其兄屋基。至形於訟。又遲十年。降三甲。又後於長安邸中。淫一良家婦。又遲十年。今又盜鄰女。為惡不悔。祿籍削盡。死期將至矣。師歸以告。登遂愧恨而死。
- Oct 16 Tue 2018 08:04
《壽康寶鑑》福善案(四十三則)
- Oct 15 Mon 2018 16:47
《壽康寶鑑》戒之在色賦
戒之在色賦 以題為韻
蕩蕩情天。昏昏慾界。智慧都迷。癡呆難賣。亦念夫夫婦婦。正家道以無乖。庶幾子子孫孫。肅閨門而勿壞。如何鑽穴。絕無煩峽蝶之媒。竟至踰牆。償不了鴛鴦之債。萬惡以淫為首。曾榜森羅。百殃悉降於身。非徒夭瘵。削他桂籍。生前則窮巷空悲。斬爾椒條。死後之荒瑩孰拜。個個中庸記得。九經忘遠色之經。人人論語讀完。三戒昧少時之戒。血氣多緣未定。智愚那得不移。和也者。財先可餌。強乎哉。力莫能支。刑於寡妻。破節而故夫暗泣。摟其處子。含羞而新婦群疑。以傭嫗為易姦。塵而忽聚。以乳娘為可犯。蠱豈堪醫。美婢調來獅吼之威教偏受。頑童此及。龍陽之醜更難知。帶肉骷髏。偏喜狎顛狂之妓。低眉菩薩。亦怒污清淨之尼。傳曰。男有室。女有家。毋相瀆也。禮云。內外亂。禽獸行。則必滅之。則有舌上燦花。毫端錯彩。誘人顛墬於邪山。罰爾沈淪於苦海。自詡文人才子。風流之趣語頻翻。遂令怨女曠夫。月下之佳期早待。好談中冓(ㄍㄡˋ)。一言傷天地之和。妄著淫書。萬劫受泥犁之罪。演出橫陳之劇。聲音笑貌。誰則弗思。描來秘戲之圖。袒裼裸裎。焉能不挽。酣歌艷曲。魂已蕩而魄已消。偽造仙方。陽可補而陰可采。是皆導入三途。能不孽添百倍。放鄭聲而有訓。此語應聞。思魯頌以無邪。其言猶在。何勿念淫。轉而好德。無思乃保無為。有物本來有則。想到懸崖撒手。慾火難紅。急從彼岸回頭。狂瀾勿黑。過而能改。福尚可以自求。善更能遷。禍定消於不測。綠衣引去。洪學士之上壽還登。黃紙標來。項秀才之高魁旋得。出乎爾。反乎爾。報應分明。不可逭(逭ㄏㄨㄢˋ,逃避之意)。猶可違。挽回頃刻。罪不加懺悔之人。夢已入清涼之國。非禮勿動。裘(ㄑㄧㄡˊ)孥影中浩浩其天。反身而誠。倫紀中賢賢易色。樂爾妻鸞。畢其嫁娶。夭桃各詠于歸。少艾焉容外慕。幃夢暢。提頭而人面模糊。鳳管詞新。拔舌而鬼形恐怖。戒得心中如鐵。法網詎罹。色原頭上從刀。殺機已露。生貪有限之歡。沒受無窮之苦。能忍堅忍很忍。便致神欽。視淫意淫語淫。都防天怒。奔還要拒。風清月白之吟。烈更須揚。露峽雪江之句。自己閨房之樂。亦莫常耽。他人床第之言。胡堪輕訴。青樓薄倖。休教縱慾三年。白璧無瑕。祇在閒情一賦。
〔批〕商子拜亭。越中名士也。一夕夢 文昌帝君謂之曰。子有賦才。曷不作戒色賦一篇。為我喚醒世人。醒而為之。下筆似有神助。字宇窮形盡相。言言口怵目驚心。願天下文人才士。低徊往復之。
- Oct 15 Mon 2018 16:46
《壽康寶鑑》勸戒十則
- Oct 15 Mon 2018 16:46
《壽康寶鑑》九想觀
- Oct 15 Mon 2018 16:44
《壽康寶鑑》四覺觀
- Oct 15 Mon 2018 16:42
《壽康寶鑑》邪淫十二害
邪淫十二害
冒起宗。註《感應篇》見他色美。起心私之。二句云。見他人妻女之美貌。便起了奸邪的私心。這個念頭一起。雖無實事。已難逃鬼神的禍罰。蓋萬惡淫為首。愚人不知利害。作此罪孽。今試講種種禍害。指醒迷途。
一害天倫。男女各有配偶。這是天定的倫。亂了他。不要講到他們情義乖離。他的倫。我去亂了。便與禽獸。披毛帶尾。是無別的。戴帽穿衣。豈可做此事乎。
- Oct 15 Mon 2018 16:37
《壽康寶鑑》戒淫格言(三十四則)
- Oct 15 Mon 2018 16:33
《壽康寶鑑》戒淫文
戒淫文
(文昌帝君戒淫寶訓)
蓋聞業海茫茫。難斷無如色欲。塵寰擾擾。易犯惟有邪婬。拔山蓋世之英雄。坐此亡身喪國。繡口錦心之才士。因茲敗節墮名。今昔同揆。賢愚共轍。況乃囂風日熾。古道淪亡。輕狂小子。固耽紅粉之場。慧業文人。亦效青衫之溼。言窒欲而欲念愈滋。聽戒淫而淫機倍旺。遇嬌姿於道左。目注千翻。逢麗色於閨簾。腸回百折。總是心為形役。識被情牽。殘容俗嫗(嫗ㄩˋ)。偶然簪草簪花(簪ㄗㄢ)。隨作西施之想。陋質村鬟。設或帶香帶麝。頓忘東婦之形。豈知天地難容。神人震怒。或毀他節行。而妻女酬償。或汙彼聲名。而子孫受報。絕嗣之墳墓。無非輕薄狂生。妓女之祖宗。盡是貪花浪子。當富則玉樓削籍。應貴則金榜除名。笞杖徒流大辟。生遭五等之誅。地獄餓鬼畜生。沒受三途之罪。從前恩愛。到此成空。昔日雄心。而今何在。普勸青年烈士。黃卷名流。發覺悟之心。破色魔之障。芙蓉白面。須知帶肉骷髏。美貌紅妝。不過蒙衣漏廁。縱對如玉如花之貌。皆存若姊若母之心。未犯淫邪者。宜防失足。曾行惡事者。務即回頭。更祈展轉流通。迭相化導。必使在在齊歸覺路。人人共出迷津。
- Oct 15 Mon 2018 16:32
《壽康寶鑑》戒淫聖訓
戒淫聖訓
文帝垂訓曰。吾奉金闕至尊之命。於每月寅卯日。按行酆都地獄。考定天下有罪人民事實。見夫黑籍如山。皆是世人一生孽案。其間作惡多端。惟淫惡之報。天律最嚴。人姦妻女。玷人閨門。在地獄中。受苦五百劫。方得脫生。為騾為馬。又五百劫。乃復人身。為娼為優。設謀造計。姦宿寡婦尼僧。敗人操履。在地獄中。受苦八百劫。方得脫生。為羊為豕(豕 ㄕˇ)。供人宰殺。又八百劫。乃復人身。為瞽為啞。以卑亂尊。以長亂幼。敗壞綱常。在地獄中。受苦一千五百劫。方得脫生。為蛇為鼠。又一千五百劫。方得人身。或在母胎中死。或在孩抱中亡。畢竟不享天年。更有造作淫書。壞人心術。死入無閒地獄。直至其書滅盡。因其書而作惡者。罪報皆空。方得脫生。淫書之為害。不可勝數。常有名閨淑媛。識字知文。或綠牕晝靜(牕:ㄔㄨㄤ)。或青燈夜闌。展卷視之。魂搖魄蕩。不禁慾火之焚。遽成奔竊之行。致節婦失節。貞女喪貞。更有聰明子弟。秀而有文。一見此書。遂起慾想。或手淫而不制。成目挑而苟從。小則斲喪元陽(斲:ㄓㄨㄛˊ)。少年夭折。大則瀆亂倫紀。不齒士林。若夫巧作傳奇。當場演出。教習嬖童(嬖ㄅㄧˋ)。備示淫態。亂人清操。不可勝數。職其根由。皆淫書所致。奈何士子以夙世之慧根。握七寸之斑管。不思有功於世。積福於身。徒造無窮之孽。干上帝之怒。自蹈於冰淵火坑而不恤。深可悲也。
- Oct 15 Mon 2018 16:29
《壽康寶鑑》文帝訓飭士子戒淫文
- Oct 15 Mon 2018 16:22
《壽康寶鑑》題辭—印光大師撰
《壽康寶鑑》題辭一
人未有不願自己及與子孫悉皆長壽安樂者。若於色欲不知戒慎.則適得其反.誠可痛傷。故孔子曰.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孟子曰.養心者莫善於寡欲。其為人也寡欲.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由是言之.人之死生存亡.係於色欲之能寡與否.居其多半。不慧絕無救世之力.願存壽世之心.爰增輯刊布此書。以期自愛而並愛其子若孫者.得是編而詳閱之。則利害之關.明若觀火。內而戒勖(勖,音ㄒㄩˋ:勉勵。)子孫.外而戒勖同倫。又祈展轉流通.俾徧寰宇。庶一切同人.咸獲壽康。是所馨香而禱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