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要以我轉物,勿以物役我。
無風月花柳不成造化,無情嗜欲好不成心體。
只以我轉物,不以物役我,
則欲嗜莫非天機,塵情即是理境矣。
【大意】
大地如果沒有清風明月和花草樹木就不成大自然,人類如果沒有感情欲望和生活嗜好就不成真正人。
所以我們要以仁為中心來操縱萬物,絕對不可以物為中心來奴役自己,如此一切嗜好欲望都會成為自然的天賜,而一般世俗情欲也都變為順理成章的理想境界。
342.就身了身,以物付物。
就一身了一身者,方能以萬物付萬物;
還天于天下者,方能出世於世間。
【大意】
能跳出自我來瞭解自我的人,才可根據自然法則使萬物按照本性去發展而各盡其用;
能把天下還給天下萬民所共有的人,軀體雖然生存於世間思想卻超越凡人。
343.不可徒勞身心,當樂風月之趣。
人生太閑則別念竊生,太忙則真性不見。
故士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憂,亦不可不耽風月之趣。
【大意】
一個人假如整天遊手好閒,一切雜念就會在暗中悄悄出現;反之假如整天奔波勞碌不堪,就又會使人喪失純真的本意。
所以大凡一個有才德的君子,既不願使身心過度疲勞,也不願整天沉迷在聲色犬馬的享樂中。
344.何處無妙境,何處無淨土。
人心多從動處失真,若一念不生,澄然靜坐;
雲興而悠然共逝,雨滴而冷然具清;
鳥啼而欣然有會,花落而瀟然自得。
何地無真境,何物無真機。
【大意】
人的心靈大半是從浮動處才失去純真本性,假如任何雜念都不產生,只是自己靜坐凝思,那一切念頭都會隨著天際白雲消失,隨著雨點的滴落心靈也會有被洗清的感覺,聽到鳥語呢喃就像有一種喜悅的意境,看到花朵的飄落就會有一種開朗的心得。
可見任何地方都有真正妙界,任何事物都有真正的玄機。
345.順逆一視,欣戚兩忘。
子生而母危,鏹積而盜窺,何喜非憂也;
貧可以節用,病可以保身,何憂非喜也,故達人當順逆一視,而欣戚兩忘。
【大意】
母親生孩子對母親來說是一件很危險的事,積蓄金錢則容易引起盜匪的覬覦,可見任何一種值得高興的事都附帶有危險。
貧窮雖然很可悲,但是如果能勤儉也能過得去;疾病固然很痛苦,但是由於疾病可學會保養身體的方法;可見任何值得憂慮的事也都伴隨著歡樂,所以一個心胸開闊的人,總認為順境和逆境是相同的,因此自然也就沒有高興和悲傷了。
346.風跡月影,過而不留。
耳根似飆穀投音,過而不留,則是非具謝;
心境如月池浸色,空而不著,則物我兩忘。
【大意】
耳根假如能像大風吹過山谷一般,一陣呼嘯之後什麼也不留,這樣所有流言蜚語就都不起作用;
心靈假如能像水中的月亮一般,月亮既不在水中水中也不留月亮,雲來月掩,水仍是水月仍是月,人能達到這種境界心中自然也就一片空明而無物我之分。
347.世間皆樂,苦自心生。
世人為榮利纏縛,動曰塵世苦海,不知雲白山青,川行石立,花迎鳥笑,穀笑樵謳,世亦不塵、海亦不苦、彼自塵苦其心爾。
【大意】
由於一般俗人都被虛榮心和利祿心所困擾,因此一開口就說人間是一個大苦海。然而他們卻不知道,只要看開名利不拼命去追逐,轉身回頭來欣賞白雲籠罩下的青山翠穀,再欣賞屹立於河水奔流中的奇岩怪石,和迎風招展的美麗花卉跟呢喃的小鳥歌唱,以及樵夫歌唱時的山鳴谷應聲音,這時就會自然發出會心的微笑,而恍然大悟人間既非塵囂萬丈,世界也非大苦海,只是人們使自己的心落入喧囂、墮入苦海而已。
348.月盈則虧,履滿者戒。
花看半開,酒飲微醉,此中大有佳趣。
若至爛漫酕醄,便成惡境矣。
履盈滿者,宜思之。
【大意】
賞花卉以含苞待放時為最美,喝酒以喝得略帶醉意為適宜。
這種花半開、酒半醉含有極高妙的意趣。
反之,花已盛開、酒已爛醉,那不但大煞風景而且也活受罪。
所以事業已經到顛峰階段的人,最好能深思一下這兩句話的真義。
349.體任自然,不染世法。
山肴不受世間灌溉,野禽不受世間豢養,其味皆香而且冽,吾人能不為世法所點染,其臭味不迥然別乎!
【大意】
生長在山間的野菜根本不必人們去灌溉施肥,生長野外的動物根本不必人們飼養照顧,可是這些野菜和野獸的味道吃起來卻特別甘美可口,同理,假如我們不受功名利祿所污染,品德心性自然顯得分外純真,跟那些充滿銅銹味的人有明顯區別。
350.觀物須有自得,勿徒留連光景。
栽花種竹,玩鶴觀魚,亦要有段自得處,若徒留連光景,玩弄物華,亦吾儒之口耳,釋代之頑空而已,有何佳趣?
【大意】
平日栽種一些花竹樹木,再飼養一些可愛的小動物,自然能調劑生活、陶冶心性,假如只為了增加風景,玩賞一些奇花異木、珍禽異獸,那也不過是儒家所說“只知誦經,不明佛理”的表面文章而已,對於自己的學品人生根本沒有任何美化作用。
351.陷於不義,生不若死。
山林之士,清苦而逸趣自饒,農野之人,鄙略而天真渾具。若一失身市井駔儈,不若轉死溝壑神骨猶清。
【大意】
隱居在山野林泉之下的人,物質生活雖然感到很清貧,但是精神生活確很充實,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學問知識雖然淺陋,但是卻具有樸實存真的天性。
假如一旦回到都市,變成一個充滿市儈氣的奸商而蒙受汙名,倒不如死在荒郊野外,還能保持清白的名聲。
352.非分之收穫,陷溺之根源。
非分之福,無故之獲,非造物之釣餌,即人世之機阱。
此處著眼不高,鮮不墮彼術中矣。
【大意】
不是自己份內應享受的幸福,無緣無故得到意外之財,即使不是上天故意來誘惑你的釣餌,也必然是人間歹徒來詐騙你的機關陷阱。
為人處世,如不在這個地方睜大眼睛,就很少有人能逃過歹徒詐術圈套了。
353.把握要點,卷舒自在。
人生原是一傀儡,只要根蒂在於一線不亂,卷舒自由行止在我,一毫不受他人提掇,便超出此場中矣!
【大意】
人生本來就像一場木偶戲,只要你能把控制木偶活動的線掌握好,那你的一生就會進退自如去,絲毫不受他人或外物的操縱,能做到這些你就可以超然物外置身於煩囂的塵世之外.
354.利害乃世之常,不若無事為福。
一事起則一害生,故天下常以無事為福。
讀前人詩云:“勸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又云:“天下常令萬事平,匣中不錯千年死。”
雖有雄心猛氣,不覺化為冰霰矣。
【大意】
有一利就有一弊,有一福就有一災,所以達觀者常以無事為福,曹松詩說:“我奉勸閣下還是不要談封侯拜相的事,因為名將的戰功都是千萬人的頭顱所堆成。”
古人又說:“要想天下永遠太平無事,只有把所有兵器都收藏在倉庫中。”
當我們讀完這兩首詩之後,即使本來有一股奮發的雄心壯志,也不由得立刻變成冰雪一般的冷寂。
355.茫茫世間,矛盾之窟。
淫奔之婦嬌而為尼,熱中之人激而入道,
清淨之門,常為淫邪之淵藪也如此。
【大意】
一個淫蕩而跟人私奔的婦女,可以偽裝成要到廟裡去作尼姑,一個沉迷於權勢名位而終日鑽營的人,會由於一時的激進而進入道宮去當道士。
寺廟本來是一個遠離紅塵極清淨的地方,誰知卻成為淫蕩邪惡之徒的聚集處。
356.身居局中,心在局外。
波浪兼天。舟中不知懼,而舟外者寒心;
倡狂罵坐,席上不知警,而席外者咋舌。
故君子身雖在事上,心要超事外也。
【大意】
當天氣不好波浪濤天時,坐在船中的人並不知道害怕,反而把船外的人嚇得膽破心寒;
當酒宴中有人酒醉而怒駡時,同席的人並不知道警惕,反而把站在席外的人嚇得目瞪口呆。
所以一個有才德的君子,即使被某件事捲入漩渦中,但心智卻要抱著超然物外的態度。
357.減繁增靜,安樂之基。
人生減省一分便超脫了一分,如交遊減便免紛擾,言語減便寡愆尤,思慮減則精神不耗,聰明減則混沌可完,彼不求日減而求日增者真桎梏此生哉!
【大意】
人生在世能減少一些麻煩,就多一分超脫世俗的樂趣,例如交際應酬減少,就能免除很多不必要的糾紛困擾,閑言亂語減少就能避免很多錯誤和懊悔,思考憂慮減少就能避免精神的消耗,聰明睿智減少就可保持純真本性。
假如不設法慢慢減少以上這些不必要的麻煩,反而千方百計去增加這方面的活動,那就等於是用枷鎖把自己的手腳鎖住一生。
358.滿腔和氣,隨地春風。
天運之寒暑易避,人世之炎涼難除;
人世之炎涼易除,吾心之冰炭難去。
去得此中之冰炭,則滿腔皆和氣,自隨地有春風矣。
【大意】
大自然的寒冬和炎夏都容易躲避,人世間的炎涼冷暖卻難以消除;人世間的炎涼冷暖即使容易消除,積存在我們內心的恩仇怨恨卻不易排除。
假如有人能排除積壓在心中的恩仇怨恨,那祥和之氣就會立刻充滿胸懷,如此自然也就到處都充滿極富生機的春風。
359.超越口耳之嗜欲,得見人生之真趣。
茶不求精而壺也不燥,酒不求冽而樽也不空;
素琴無弦而常調,短笛無腔而自適;
縱難超越羲皇,亦可匹儔嵇阮。
【大意】
喝茶根本不必一定要喝名茶,但是必須維持壺底不乾,喝酒根本不必一定求甘冽,但是必須維持酒壺不空;
無弦之琴雖然彈不出旋律來,然而卻足可調劑我的身心,無孔的橫笛雖然吹不出音調來,然而卻可使我精神舒暢。
一個人假如能作到這種境界,雖然還不能算超越伏羲氏那種清靜無為,但是起碼也可與竹林七賢中的嵇康和阮籍那種性淡逍遙的生活媲美了。
360.萬事皆緣,隨遇而安。
釋氏隨緣,吾儒素位,四字是渡海的浮囊。
蓋世路茫茫,一念求全則萬緒紛起,隨遇而安則無入不得矣。
【大意】
佛家主張凡事都要順其自然發展,一切都不可勉強;儒家主張凡事都要按照本分去作,不可妄貪之事。
這隨緣和素位四個字,是為人處事的秘訣,就像飄浮空中的氣球是渡過人生大海的重要工作。
因為人生的路途是那麼遙遠渺茫,假如任何事情都要求盡善盡美,必然會引起很多憂愁煩惱;反之,凡事都能安于現實環境,就到處都會產生悠然自得的樂趣。